[发明专利]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9650.4 | 申请日: | 201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8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吕纬岩;王洪建;张正才;蒲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L31/02;A61L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几乎见于所有的器质性心脏病。房颤的发生率在一般人群中为0.4%~2.0%,年龄每增加10岁,发病率增加1.4倍,75岁以上的人群中房颤大约占6%~10%。研究表明,房颤是发生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15%以上的脑卒中由房颤引起,非瓣膜性房颤的栓子90%以上发生在左心耳(LAA)。因此针对房颤栓塞并发症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预防房颤脑卒中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对于房颤栓塞并发症,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房颤抗凝治疗及外科治疗预防栓塞。尽管华法林抗凝治疗预防房颤脑卒中发生的疗效肯定,但华法林的临床应用率低,仅有1/3有抗凝适应症的房颤患者按时按量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对于相当一部分患者尤其是房颤发病率最高的老年人,往往因为存在出血倾向及存在出血等抗凝禁忌症而无法从中获益,而外科治疗预防栓塞是在直观下进行外科手术修补缺损。这种手术效果不好且创伤大,有一定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目前国外先进的治疗方法为经皮左心耳封堵术预防房颤栓塞并发症,主要为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和涤纶膜制成的封堵器经心导管封堵左心耳,这种微创介入治疗方法时间短、创伤小、收效快。
2001年,美国Appriva Medical公司研制了一种左心耳封堵器(PLAATO装置),通过12F的X-SEPT穿间隔鞘(ApprivaMedical)放置于左心耳。The Watchman系统是是由Architec公司研制专门用于左心耳封堵的装置。通过12F输送器和14F外鞘管放入左心耳。这两种器械的输送装置是通过下腔静脉,穿刺房间隔,到达左心耳的,器械尺寸较长,操作手柄部位距离封堵装置放置部位较远,因此手术时间较长且器械的可操作性差,不能精确定位,因此需要加以改进,以造福患者。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手术使用的器械可操作性强,能够精确定位,从而使手术时间更短。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输送装置,包括导引器以及与所述导引器配合的输送器和扩张管,其中:
所述导引器包括:导引鞘管、设置于所述导引鞘管一端的导引鞘管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导引鞘管连接件一端的拧紧螺母,所述扩张管的一端可穿过所述导引鞘管、所述导引鞘管连接件和所述拧紧螺母从而与所述导引鞘管配合;
所述输送器包括:输送鞘管、设置于所述输送鞘管一端的输送鞘管连接件、设置于所述输送鞘管连接件一端的Y型阀以及一端穿过所述输送鞘管、输送鞘管连接件和Y型阀的推送杆,所述推送杆的一端不从所述输送鞘管突出,所述输送鞘管可穿过所述导引鞘管、所述导引鞘管连接件和所述拧紧螺母从而与所述导引鞘管配合。
其中,所述导引鞘管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多个显影环。
其中,所述导引鞘管连接件上设置有输液管。
其中,所述导引鞘管连接件和所述拧紧螺母之间设置有橡胶圈。
其中,所述推送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尾端手柄。
其中,所述扩张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止血阀。
其中,所述扩张管由高密度聚乙烯制成。
其中,所述推送杆由不锈钢制成。
其中,所述扩张管的一端为30度角的锥形。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的装置能够快速的将左心耳封堵装置置入左心耳内,结构稳定,可操作性强,且能使封堵装置精确放置到位,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导引器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导引器与扩张管的配合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带有输送装置的输送器正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导引器与输送器的配合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止血阀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硅胶圈示意图;
图7a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导引鞘管连接件侧视图;
图7b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导引鞘管连接件剖面图;
图8a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拧紧螺母侧视图;
图8b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拧紧螺母侧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单弯输送装置手术途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弯输送装置手术途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96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