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大型地下结构阶梯型回筑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99764.9 | 申请日: | 201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1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薛永申;朱毅敏;汤洪家;黄玉林;薛吉运;陈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大型 地下 结构 阶梯 型回筑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地下结构回筑施工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超大型地下结构阶梯型回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结构回筑施工时,一般采用逐层回筑,逐层拆除支撑的方式,即同一层结构全部施工完毕后进行下一层结构施工,这种回筑方式适用于基坑面积较小(小于7000m2)的地下结构施工。对于基坑面积较大的超大型地下结构(大于10000m2),逐层回筑施工不利于地下结构施工的流水作业组织,地下结构施工存在较多的时间间歇,降低了地下结构施工效率,导致地下结构施工周期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够有效缩短地下结构施工周期的超大型地下结构阶梯型回筑施工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大型地下结构阶梯型回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对地下结构进行分区,然后对各分区回筑结构进行施工,使各分区回筑结构之间在深度方向呈阶梯状逐层向上施工,并依次拆除水平支撑,最后拆除临时立柱。
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对地下结构的回筑施工采用阶梯型回筑的方式,从而优化了地下结构回筑施工组织,特别适用于超大型地下结构,有利于提高地下结构施工效率,缩短了地下结构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图1~图6为本发明超大型地下结构阶梯型回筑施工方法施工流程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围护结构 2、支撑
3、临时立柱 4、地下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本发明超大型地下结构阶梯型回筑施工方法,首先对地下结构进行分区,然后对各分区回筑结构进行施工,使各分区回筑结构之间在深度方向呈阶梯状逐层向上施工,并依次拆除水平支撑,最后拆除临时立柱。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将基坑分为A、B、C三个区域,其具体施工流程如下:
(1)基坑逐层开挖、逐层支撑,直至基础底板施工完毕,如图1;
(2)对地下结构进行分区,对地下结构的分区按照7000~10000m2为一个分区进行划分,临近围护结构1一侧的A区域先行施工最下层地下结构4,如图2所示;
(3)对A区域继续向上施工倒数第二层地下结构,对A区域相邻的B区域最下层地下结构开始施工并与先行施工的A区域最下层地下结构进行连接,如图3所示;
(4)A区域继续向上施工倒数第三层地下结构,B区域继续向上施工倒数第二层地下结构并与先行施工的A区域倒数第二层地下结构进行连接,对B区域相邻的C区域最下层地下结构开始施工并与先行施工的B区域最下层地下结构进行连接,如图4所示;
(5)直至最下层地下结构完全施工完毕,即C区域最下层地下结构完全施工完毕,拆除最后一道支撑,如图5所示;
(6)A、B、C各分区结构依次逐层向上阶梯状继续施工,各区域进行连接, 随着C区域地下结构的逐层施工,逐步拆除支撑,直至整个地下结构4施工完毕,最后拆除临时立柱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同等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97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冲洗排水管道的导管、冲洗管及冲洗系统
- 下一篇:一种毛巾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