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旧反渗透膜化学清洗与化学修复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0223.3 | 申请日: | 201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5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5/02 | 分类号: | B01D65/02;B01D6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旧 反渗透 化学 清洗 修复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废旧反渗透膜元件化学清洗与化学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开启自来水进水阀(1),自来水(W)经活性碳过滤器(2)、第一滤芯过滤器(4b)进入自来水容器(6a),在高压泵(24)的作用下,自来水容器(6a)的自来水(6)流经新反渗透膜进水管(72)进入新反渗透膜(47),产生的淡水经新反渗透膜淡水回流管(74)分别返到酸性清洗液容器(7a)、碱性清洗液容器(8a)和修复液容器(9a),此淡水用于配制各种相关的化学溶液,新反渗透膜(47)产生的浓水经新反渗透膜浓水回流管(73)、第二滤芯过滤器(60b)返回自来水容器(6a),进行循环制水;第二步,自来水容器(6a)中的自来水(6)在高压泵(24)的作用下,从旧反渗透膜浓水回流管(70)进入旧反渗透膜(31),对其进行反向冲洗,再经旧反渗透膜进水管(69)从浓水排放阀(63)排放;第三步,酸性清洗液(7)在高压泵(24)的作用下,从酸性清洗液容器(7a)流出,经旧反渗透膜进水管(69)进入旧反渗透膜(31)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淡水经旧反渗透膜淡水回流管(71)返回酸性清洗液容器(7a),产生的浓水经旧反渗透膜浓水回流管(70)、通过第二滤芯过滤器(60b)过滤掉其中的不溶物,然后返回酸性清洗液容器(7a),使酸性清洗液循环使用;第四步,碱性清洗液(8)在高压泵(24)的作用下,从碱性清洗液容器(8a)流出,经旧反渗透膜进水管(69)进入旧反渗透膜(31)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淡水经旧反渗透膜淡水回流管(71)返回碱性清洗液容器(8a),产生的浓水经旧反渗透膜浓水回流管(70)、通过第二滤芯过滤器(60b)过滤掉其中的不溶物,然后返回碱性清洗液容器(8a),使碱性清洗液循环使用;第五步,修复液(9) 在高压泵(24)的作用下,从修复液容器(9a)流出,经旧反渗透膜进水管(69)进入旧反渗透膜(31)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淡水经旧反渗透膜淡水回流管(71)返回修复液容器(9a),产生的浓水经旧反渗透膜浓水回流管(70)、通过第二滤芯过滤器(60b) 过滤掉其中的不溶物,返回修复液容器(9a),使修复液循环使用。
2.一种废旧反渗透膜元件化学清洗与化学修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由自来水进水阀(1)、活性碳过滤器(2)、活性碳过滤器反洗阀(3)、第一滤芯过滤器(4b)、过滤器放空阀(5)、自来水容器(6a)、酸性清洗液容器(7a)、碱性清洗液容器(8a)、修复液容器(9a)、自来水浓水回流阀(10)、自来水淡水回流阀(11)、自来水出口阀(12)、酸性清洗液浓水回流阀(13)、酸性清洗液淡水回流阀(14)、酸性清洗液出口阀(15)、碱性清洗液淡水回流阀(16)、碱性清洗液浓水回流阀(17)、碱性清洗液出口阀(18)、修复液淡水回流阀(19)、修复液浓水回流阀(20)、修复液出口阀(21)、pH计(22)、进水电导率仪(23)、高压泵(24)、减压阀(25)、总进水阀(26)、旧反渗透膜进水压力表(27)、旧反渗透膜反冲洗逆止阀(28)、旧反渗透膜进水流量计(29)、旧反渗透膜进水阀(30)、旧反渗透膜(31)、旧反渗透膜旁路阀(32)、旧反渗透膜反冲洗进水阀(33)、旧反渗透膜浓水压力表(34)、旧反渗透膜淡水阀(35)、旧反渗透膜淡水电导率仪(36)、旧反渗透膜淡水流量计(37)、 新反渗透膜反冲洗逆止阀(38)、旧反渗透膜浓水取样阀(39)、旧反渗透膜淡水取样阀(40)、旧反渗透膜浓水阀(41)、高纯水制水阀 (42)、新反渗透膜进水流量计(43)、新反渗透膜进水压力表(44)、新反渗透膜进水电导率仪(45)、新反渗透膜进水阀(46)、新反渗透膜(47)、新反渗透膜反冲洗进水阀(48)、新反渗透膜浓水压力表(49)、新反渗透膜浓水阀(50)、新反渗透膜淡水电导率仪(51)、新反渗透膜淡水流量计(52)、新反渗透膜淡水阀(53)、新反渗透膜旁路阀(54)、新反渗透膜浓水逆止阀(55)、新反渗透膜浓水取样阀(56)、新反渗透膜淡水取样阀(57)、第二滤芯过滤器进水阀(58)、第二滤芯过滤器旁路阀(59)、第二滤芯过滤器(60b)、第二滤芯过滤器压力表(61)、污染指数测定仪(SDI)取样阀(62)、浓水排放阀(63)、淡水排放阀(64)、自来水排放阀(65)、酸性清洗液排放阀(66)、碱性清洗液排放阀(67)、修复液排放阀(68)、旧反渗透膜进水管(69)、旧反渗透膜浓水回流管(70)、旧反渗透膜淡水回流管(71)、新反渗透膜进水管(72)、新反渗透膜浓水回流管(73)、新反渗透膜淡水回流管(74)、排污管(75)、活性碳过滤器排污管(76)、容器架(77)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022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搅拌机出料导管的结构
- 下一篇:一种浆叶及应用其的压差式沉砂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