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热负荷分阶段质量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0306.2 | 申请日: | 201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3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姜永成;方修睦;郑瑞芸;吴洁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热 负荷 分阶段 质量 调节 方法 | ||
1.一种供热负荷分阶段质量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方法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一、计算出室外临界温度tw0,将供热分为三个调节阶段:
根据室外临界温度tw0将供热系统的整个供暖期按照供热负荷大小不同分为三个调节阶段:初期、中期和末期;其中初期和末期的室外温度大于室外临界温度tw0,而中期的室外温度小于室外临界温度tw0;
利用公式(1),令供水温度等于设计供水温度,即tg=t′g,式中则可计算得出唯一的未知量再根据相对负荷比公式计算出此负荷对应的室外温度tw,即为系统临界温度tw0;
式中Δt′s=0.5(t′g+t′h-2tn)-------------用户换热器的设计平均计算温差
Δt′j=t′g-t′h-------------用户的设计供回水温差
公式(1)、(2)中带’的均表示在设计条件下的参数,不带’的表示在运行条件下的参数;tg表示热网供水温度,单位为℃;th表示热网回水温度,单位为℃;tn表示室内设计温度,单位为℃;b表示散热器传热公式中的系数,通常取0.3;
步骤二、根据设计流量、综合阻力数确定供热系统最小运行流量:
根据供热系统的设计流量及实际的综合阻力数确定供热系统的最小运行流量Gmin,此值约为额定设计流量Gmax的40%,即Gmin=Gmax×0.4;
步骤三、质调节运行:
在供暖初期供热系统按照质调节运行,运行流量为既定的最小运行流量Gmin,供水温度随室外温度变化而变化,供水温度tg、回水温度th调节如上述公式(1)、(2)所示;
步骤四、根据供热负荷逐渐提高供水温度tg,保持最小运行流量Gmin:
步骤五、判断室外温度tw是否是低于室外临界温度tw0,如果是,则执行步骤六,否则,返回至步骤三;
步骤六、量调节运行:
随着供热负荷的增加,质调节的供水温度达到系统的最大供水温度tgmax,此时进入供暖中期,改变系统的调节手段为量调节;
步骤七、保持供水温度为设计值不变,根据回水温度改变系统运行流量:
保持供水温度恒定为系统设计供水温度,即最大供水温度tgmax;根据公式(3)、(4)所示流量调节规律改变系统流量;
回水温度th与系统流量G调节规律如公式(3)、(4)所示:
步骤八、判断室外温度是否是高于室外临界温度tw0,如果是,则执行步骤三,否则,返回至步骤六;
随着供热负荷逐渐减小,室外温度高于室外临界温度tw0时,此时进入供热末期,系统流量减少至最小运行流量Gmin,系统运行方式重新变为质调节,再进入步骤三,供暖末期与初期的调节手段相同,如此循环,直至供暖期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03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