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冲床连杆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0333.X | 申请日: | 201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4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威力锻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7/06 | 分类号: | F16C7/06;F16N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 代理人: | 张允姿 |
地址: | 312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冲床 连杆机构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冲床零部件领域,尤其与一种新型冲床连杆机构有关。
二.技术背景
冲床的设计原理是将圆周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由主电动机出力,带动飞轮,经离合器带动齿轮、曲轴(或偏心齿轮)、连杆等运转,来达成滑块的直线运动,从主电动机到连杆的运动为圆周运动。
目前,冲床连杆机构由下连杆和锯牙组成,下连杆中空,在中空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锯牙为一头带有球体的圆柱形杆状,在直杆的外壁上设置于下连杆中空内壁的螺纹吻合的螺纹,锯牙通过螺纹连接容置于下连杆中空内腔,通过旋转锯牙可以调节锯牙的伸入距离,从而调节连杆长度,但是螺纹连接的锯牙与下连接杆直接存在间隙(螺纹之间存在间隙,在加工螺纹时存在加工误差,两螺纹连接件之间必定存在间隙),因此,在工作时连杆长度存在一定误差,进而影响加工产品进度;同时,冲床工作时,连接机构经常受到高压冲击,将锯牙与下连杆直接螺纹连接,一旦螺纹损坏,锯牙卡死在下连杆内无法拧出,只能将下连杆拆下将之锯断,锯断的下连杆随之报废,从而导致维修费钱、费时、费力。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连杆存在精度差、易损坏、维修耗钱、耗时、耗力的缺陷,提供一种精度高、不易损坏,且维修方便的连杆机构,为此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冲床连杆机构,包括具有中空内腔的下连杆、容置于下连杆中空内腔的锯牙,该锯牙为一头带有球体的圆柱形杆状,在锯牙的直杆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其特征是:所述的冲床连杆机构还包括螺帽和油缸,所述的下连杆中空内腔直径下段大于上段形成台阶靠肩,螺帽容置于下连杆的中空内腔贴靠于台阶靠肩;所述的油缸竖向设置中心通孔,横向设置有一进油孔,该油缸设置在螺帽下侧并与螺帽连接,锯牙穿装于油缸竖向中心通孔并拧入螺帽,该连杆机构使用时,高压油通过进油孔进入油缸,并渗入到锯牙和螺帽螺纹连接处的空隙内,使螺纹之间的空隙冲满高压油,从而弥补了锯牙与螺帽之间的间隙,减少了连杆的误差,还能进一步对螺纹进行润滑,增加锯牙和螺帽的使用寿命。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发明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的螺帽下段带有翻边,在翻边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贯通翻边的通孔,下连杆下端面上设置有螺孔,第一螺钉通过所述的通孔拧入所述的螺孔,将螺帽与下连杆固定连接。
所述的螺帽的翻边下端面中间段设置有环形凹槽,在翻边下端面上设置有螺孔。
所述的油缸上段卡入所述的螺帽上的凹槽,油缸开设有贯通上下端面的通孔,第二螺钉穿入油缸上的通孔拧入所述的翻边的螺孔,将油缸与螺帽固定连接。
所述的油缸的中心通孔上、下内径与锯牙直径一致,中间段内径大于锯牙直径,使锯牙与油缸中段留有间隙,能使高压油充分进入螺纹之间的空隙。
所述的螺帽与下连杆贴合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防止高压油外泄。
所述的油缸上段与螺帽贴合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防止高压油外泄。
所述的油缸下段与锯牙贴合面上设置有第三密封圈,防止高压油外泄。
所述的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数量为4个,对称设置。
本发明的优点是:1、通过设置螺帽,将锯牙与螺帽连接,螺帽在与下连杆接连,当锯牙或者螺帽的螺纹损坏需要维修时,只需拧开连接油缸、螺帽以及下连杆的螺钉,就能将锯牙与下连杆分离,更换锯牙和螺帽就可完成维修过程,无需锯断下连杆,更换整个连接机构,节省了维修成本,也方便于维修;2、用高压油填充螺纹之间的空隙,即消除了间隙,克服了精度误差,同时也对螺纹连接处进行润滑,增加了锯牙的使用寿命。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下连杆;2、螺帽;3、油缸;4、锯牙;5、进油孔;6、第一螺钉;7、第二螺钉;8、第一密封圈;9、第二密封圈;10、第三密封圈。
五: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作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具有中空内腔的下连杆1、容置于下连杆的中空内腔的螺帽2、设置在螺帽2下侧的油缸3和锯牙4,锯牙4为一头带有球体的圆柱形杆状,在锯牙4的直杆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下连杆1的中空内腔直径下段大于上段形成台阶靠肩,螺帽2贴靠于台阶靠肩;油缸3竖向设置中心通孔,横向设置有一进油孔5,中心通孔上、下内径与锯牙4的直径一致,中间段内径大于锯牙直径,使锯牙与油缸中段留有间隙;螺帽2下段带有翻边,在翻边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贯通翻边的通孔,下连杆1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螺孔,四个对称设置的第一螺钉6通过所述的通孔拧入所述的螺孔,将螺帽2与下连杆1固定连接;油缸3的上段卡入螺帽2上的凹槽,油缸3开设有贯通上下端面的通孔,四个对称设置的第二螺钉7穿入油缸3上的通孔拧入所述的翻边的螺孔,将油缸3与螺帽2固定连接;锯牙4穿装于油缸3的竖向中心通孔并拧入螺帽2;螺帽2与下连杆1的贴合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8,油缸3的上段与螺帽2的贴合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9,油缸3的下段与锯牙4的贴合面上设置有第三密封圈10。该连杆机构使用时,高压油通过进油孔5进入油缸3,并渗入到锯牙4和螺帽2的螺纹连接处的空隙内,使螺纹之间的空隙冲满高压油,从而弥补了锯牙4与螺帽2之间的间隙,减少了连杆的误差,还能进一步对螺纹进行润滑,增加锯牙4和螺帽2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威力锻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威力锻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03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