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式料及用干式料筑成钢包衬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1132.1 | 申请日: | 201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6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赵利明;杨增福;鲁志燕;孔光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B22D41/02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302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料及 用干式料 筑成 钢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式料,尤其是一种作为钢包内衬用的干式耐火材料,属于耐火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连铸生产连浇水平不断提高,连铸中间包工作衬的工作寿命大幅度延长,已从原来的5小时发展到今天的30小时以上,这一发展趋势对中间包工作衬用耐火材料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中间包用干式料是新的科技成果,适用于中间包工作层,是继中间包绝热板、中间包涂抹料(喷涂料)后的中间包工作层用新型的不定形耐火材料,它与现在普遍使用的湿式涂抹料(喷涂料)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施工时不需加水,而且施工简单,使用寿命长,保温效果好,用后容易翻包。常用的中间包镁质干式料工作衬是以镁砂为主要材质,根据使用要求选择不同档次的镁砂作为主材质,以树脂为低温结合剂,辅助以中温烧结剂,基质部分需要根据要求选用不同档次的镁砂。整个材料中的氧化镁占到90%以上。但对于无镁砂资源的地区,生产镁质干式料的镁砂均需从远方购入,不仅原料成本高,而且不能净化钢水。因此,有必要研制并开发新的干式耐火材料,以满足炼钢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且使用寿命长,保温效果好的干式料。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降低成本,又具有洁净钢水作用,有效降低中间包内氧化铝的沉积,有利于钢水脱磷、脱硫并减少钢水夹杂的用于式料筑成中间包内衬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是这样一种干式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质量比的原料组成:
粒度为5~1mm的骨料 35~55%
粒度为1~0mm的骨料 15~30%
粒度≤0.088mm的粉料 20~35%
固体酚醛树脂 3~7%
外加剂 1~2%。
所述骨料为市购的白云石生料经常规煅烧后形成的白云石熟料。
所述粉料为市购的镁砂。
所述固体酚醛树脂为市购产品。
所述外加剂为市购的硼酸或乌洛托品中的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提供的是这样一种用干式料筑成中间包内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步骤:
A、将下列质量比的原料混合成干式料;
粒度为5~1mm的骨料 35~55%
粒度为1~0mm的骨料 15~30%
粒度≤0.088mm的粉料 20~35%
固体酚醛树脂 3~7%
外加剂 1~2%;
B、将A步骤的干式料置于中间包内壁的干式料胎模内,按常规振动施工法振动20~40分钟,之后在250~300℃温度下烘烤3~5h,冷却2~4h后脱模;
C、用熔化后的石蜡均匀喷涂在干式料表面,使干式料与空气隔离,避免白云石熟料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引起水化反应;或者
D、用油基碳质防潮剂涂抹在干式料表面,使干式料与空气隔离,避免白云石熟料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引起水化反应。
所述B步骤的振动施工法是:在距离中间包内衬永久层100mm位置支入干式料胎模,在胎模内置入干式料,利用胎模上设置的振动器进行振动,使干式料振动密实。
所述C步骤的石腊为市购的工业级石腊。
所述D步骤的油基碳质防潮剂为蒽油或石墨中的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不仅可充分利用白云石这一丰富的资源,将其煅烧成白云石熟料后,使其中的钙直接以氧化钙的形式加入,使用在中间包内衬上时,由于氧化钙具有洁净钢水的作用,可以降低中间包内氧化铝的沉积,脱磷、脱硫以及减少钢水中的夹杂。同时为防止白云石熟料易水化的问题,对施工后的中间包内衬表面进行防水化处理,有效将干式料与空气隔离,避免白云石熟料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引起的水化反应,在使用过程中,整体性好,耐钢水、渣液的冲刷、侵蚀,使用后易与耐火层分离,便于翻包,连浇时间达30h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按下列配方将各原料混合成干式料:
粒度为5~1mm的白云石熟料 55公斤
粒度为1~0mm的白云石熟料 15公斤
粒度≤0.088mm的镁砂 26公斤
固体酚醛树脂 3公斤
硼酸 1公斤。
实施例2
按下列配方将各原料混合成干式料:
粒度为5~1mm的白云石熟料 35公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昆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11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