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西药合成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1423.0 | 申请日: | 201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8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壮昌;王传玲;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壮昌 |
主分类号: | A61K36/70 | 分类号: | A61K36/70;A61K9/06;A61P17/00;A61K31/4545;A61K35/55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慢性 荨麻疹 西药 合成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西药合成制剂,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西药合成制剂。
背景技术
慢性荨麻疹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而出现的局限性水肿反应。其表现为风团、瘙痒。病因不明,可能与饮食、药物、感染、生物因素、物理因素等有关,发病时,缠绵难愈,治愈困难。
慢性荨麻疹,中医称“瘾疹”,俗称“风疹块”。中医认为:本病皆因禀赋不耐,①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郁于肌肤,致使营卫失调而发病。②服食鱼虾、荤腥等发病或饮食失宜致湿热内生,加之复感风寒风热之邪,肠胃湿热,内不疏泄,外不透达,邪气郁于腠理而发病。③平素体弱、气血虚、气虚卫外不固,血虚生风,致使病情反复。④情志不畅,冲任不调,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灼伤阴血,肝肾不足,肌肤失养,生风生燥所致。
西医认为:本病病因复杂,慢性荨麻疹多数找不到确切病因。其常见有:
⒈ 食物主要为动物蛋白,如鱼虾 、蛋、奶、蟹、肉、蕈类、草莓等。其次食物中的颜料、防腐剂、调味品等也可引起。
⒉ 药物 常见的抗生素有青霉素、痢特灵、磺胺及血清制品、疫苗等抗原性药物,使机体产生变态反应而发病。
⒊ 感染 常见的有细菌、病毒、真菌等。①细菌感染:常见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全身性及局部感染。②病毒感染:常见的是引起上感的病毒,其次为肝炎病毒、柯萨奇病毒、EB病毒。③寄生虫感染:如蛔虫、钩虫、蛲虫等。④念珠菌及浅部真菌感染等。
⒋ 理化因素常见有冷风、冷水、冷物、热、日光、压迫、摩擦及机械刺激,以及某些化学挥发性物质等。
⒌动、植物因素 如蚊虫叮咬、动物羽毛、皮屑、荨麻、毒藤、花粉等。
⒍内脏疾病 如肿瘤、红斑狼疮、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风湿病、肝脏病、肾病、内分泌紊乱及代谢障碍等。
⒎精神因素情绪激动、精神紧张。
⒏遗传因素 有些与遗传过敏素质有关,如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等
肚脐,中医穴名为:“神阙”,位于脐窝正中。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通过任、督、冲、带四脉而统属全身经络,联系五脏六腑。由诸经百脉运送全身.以调气血、和脏腑、扶正祛邪、调整阴阳。选用相应的药物敷贴于脐中穴上.通过药物不断刺激脐穴,使药物经脐部皮肤吸收后,循经络贯穿全身,进而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从而达到补虚泻实,调整脏腑的阴阳,使人体各种机能趋于平衡,以恢复健康,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从西医解剖角度研究脐部药物的吸收过程,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这腹壁最后闭合处,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药物最易穿透弥漫,并且脐下无脂肪组织,皮肤和筋膜、腹膜直接相连,脐下腹膜还布有丰富的静脉网,浅部和腹壁静脉、胸腹壁静脉相吻合,深部和腹壁上下静脉相连。腹下动脉分支也通过脐部,可见药物在脐皮肤经过穿透相后,直接扩散到静脉网或腹下动脉分支而入体循环、所以药物经脐皮肤吸收比较迅速。药物不断地刺激脐部皮肤,会使脐部皮肤上的各种神经末捎进入活动状态,籍以促进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作用和免疫机能,改善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使机体康复,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脐疗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古老的外治方法.简称脐疗或脐疗法。脐疗是指将药物作成适当剂型(如糊、散、丸膏等)敷于脐部,或在脐部给以某些物理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理气血、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西药合成制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西药合成制剂,其特征在于原料按重量份是由抗组胺药氯雷他定10毫克、防风5克、地肤子8克、黄芪10克、当归5克、苍耳子10克、桂枝3克和麝香1分组成,将抗组胺药氯雷他定、麝香、防风、地肤子、黄芪、当归、苍耳子、桂枝诸药研成细末调和均匀,加麝香用黄酒调成糊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壮昌,未经刘壮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14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2-甲基-1-丁烯异构化的方法
- 下一篇:沙茶鱼食品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