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型直流直线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1539.4 | 申请日: | 201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3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强;周喜;董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王利强 |
主分类号: | H02K33/18 | 分类号: | H02K3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2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型 直流 直线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线电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重量轻的直流直线电机装置。
背景技术式
直流直线电机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机械能,而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换机构的传动装置,它利用放于磁场中的电枢线圈和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安培力,推动电枢线圈往返运动。直流直线电机具有如下特点:无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过程,实现了“直接驱动”或“零传动”;电枢质量轻,反应灵敏,动态响应非常好;电枢骨架为非导磁体,消除了永磁电机固有的电枢和磁极之间的吸力,降低了启动电压;整体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可以应用于热负荷高的场合;电枢和磁极无接触、无磨损,运行噪声极低。
美国Smac公司推出了LAS系列直流直线电机,新加坡BEI公司和美国USAS公司也分别推出了LA系列VLR系列直流直线电机,上述厂家生产的直线电机产品均存在体积大、笨重等弊端,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068090A,公开日2007年11月7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直流直线音圈电机,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音圈电机结构,包括铁壳、铁芯、音圈支架、漆包线圈、环形磁钢或瓦形磁钢组和圆柱形磁钢。该方案的直流直线音圈电机也存在重量大这一缺陷,在实际使用中带来诸多不便。
直流直线电机的重量主要来自铁芯、磁钢、外壳三部分,从这三个构件入手,减轻单个构件重量,并采用高强度、低比重的新材料替代电机的传统制造材料,是实现电机轻型化的一个有效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型直流直线电机,该直流直线电机包括外壳、主磁钢、铁芯、电枢骨架、电枢线圈和底座,采用低比重、高强度的新型工程塑料制作电机外壳,并改进铁芯结构,该直流直线电机具有重量轻、结构简单、推力大的特点。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包括外壳、主磁钢、铁芯、电枢骨架、电枢线圈和底座;外壳的材质是聚甲醛,薄层软铁镶嵌在外壳的内壁上;铁芯位于外壳的中心处,铁芯中心部分是中空的,薄层磁钢紧贴铁芯外壁;沿径向方向,薄层磁钢的外部磁极和主磁钢内部磁极是相反的;底座的中心部分伸入到铁芯的底部,底座和铁芯的底部、薄层软铁的底部相连接;电枢骨架由工程塑料制作而成,电枢骨架是一个空心圆筒,电枢骨架的外侧一端开有凹槽,缠绕金属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1.重量轻。本发明的直流直线电机的外壳采用低比重的聚甲醛制作,用于励磁的铁芯中心部分也是中空的,因而整机重量远远轻于同类电机。
2.结构简单。直流直线电机由外壳、磁钢、铁芯、电枢等组成,组成部件少,整机结构简单。
3.推力大。薄层磁钢紧贴铁芯外壁,作为磁轭;采用A3钢的底座中心部分伸入到铁芯的底部,底座和铁芯的底部、薄层软铁的底部相连接,使得主磁钢的内、外磁场贯通,增加了气隙磁密,增大了电机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直流直线电机的整机剖视图,图中:101-外壳,102-薄层软铁、103-主磁钢、104-电枢线圈、105-薄层磁钢、106-铁芯、107-电枢骨架、108-底座。
图2是主磁钢的磁极方位图。
图3是铁芯、薄层磁钢和底座的剖视图。
图4是电枢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直流直线电机的整机结构,包括定子、动子和磁场气隙。定子包括外壳101和薄层软铁102、主磁钢103、薄层磁钢105和铁芯106、底座108。动子包括电枢线圈104和电枢骨架107。
外壳采用的材质是聚甲醛(POM),聚甲醛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具有金属的硬度、强度和钢性,在很宽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都具有良好的耐疲劳性,并富有弹性,还有较好的耐化学品性。聚甲醛的价格低于其他许多工程塑料,可替代钢、锌、黄铜和铝等金属零件。聚甲醛的比重为1.39,远远小于钢材的比重7.8,用聚甲醛制作电机外壳,降低了整机重量。如图1和图2所示,薄层软铁102位于外壳101和主磁钢103之间,镶嵌在外壳101的内壁上,作为外部磁轭,用来传输主磁钢103的外部磁场。薄层软铁102是一圆筒状结构,采用A3钢制造。
主磁钢103采用永磁材料制造,如:铝镍钴、钕铁硼等。如图2所示,主磁钢103呈扇形,均匀分布于外壳内侧,主磁钢103的磁性为:S极在内,N极在外,各片主磁钢互斥,紧贴薄层软铁102。主磁钢103的片数越多,磁场越均匀,气隙磁密越大,数量可以为3、6、9、12等,但考虑装配工艺,通常选用3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王利强,未经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王利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15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甲磺酸二氢麦角碱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中药熏蒸医疗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