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输资源分配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1577.X | 申请日: | 201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6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远军;李裕国;阮楠;蒋一鸣;孙军帅;李红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10 | 分类号: | H04W28/10;H04W2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乃雷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输 资源 分配 方法 设备 | ||
1.一种传输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设定周期内确定本周期各小区的传输带宽配额;
获取各小区在本周期内实际的数据发送量;
根据各小区实际的数据发送量及本周期传输带宽配额调整各小区下一周期的传输带宽配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定周期时,根据演进基站eNodeB设备在短暂超带宽时的缓存能力和/或控制带宽分配的期望精度进行设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本周期各小区的传输带宽配额,是确定以下流量之一或者其组合的传输带宽配额,并获取这些流量的实际发送数据数量后,调整各小区这些流量在下一周期的传输带宽配额:
在S1口从eNodeB到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服务网关S-GW方向上由该小区的媒体接入控制MAC根据空口的信道质量和用户设备UE的业务数据情况调度的业务流量;
经过S1口进行切换的流量;
经过S1口的信令消息流量;
UE在基站间无损切换时分组数据聚合协议PDCP从源基站发到目标基站的X2口数据流量;
X2口上的信令流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以下流量之一或者其组合的实际发送数据数量时,累加GPRS隧道协议-用户面GTP-U/用户数据报协议UDP/IP传输层协议头的开销:
在S1口从eNodeB到MME/S-GW方向上由该小区的MAC根据空口的信道质量和UE的业务数据情况调度的业务流量;
经过S1口进行切换的流量;
UE在基站间无损切换时PDCP从源基站发到目标基站的X2口数据流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以下流量之一或者其组合的实际发送数据数量时,累加流控传输协议SCTP/IP传输层协议头的开销:
经过S1口的信令消息流量;
X2口上的信令流量。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各小区各流量的初始传输带宽配额时,按总传输带宽配额进行等分,和/或,根据各小区的优先级将总传输带宽配额分配给各小区各流量。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调整各小区各流量在下一周期的传输带宽配额时,将总传输带宽配额减去各小区各流量实际的数据发送量后进行等分,和/或,根据各小区的优先级将总传输带宽配额减去各小区各流量实际的数据发送量后分配给各小区各流量。
8.一种传输资源分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周期模块,用于设定传输带宽配额调整周期;
配额模块,用于在设定周期内确定本周期各小区的传输带宽配额;
实发数据模块,用于获取各小区在本周期内实际的数据发送量;
配额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各小区实际的数据发送量及本周期传输带宽配额调整各小区下一周期的传输带宽配额。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周期模块进一步用于在设定周期时,根据eNodeB设备在短暂超带宽时的缓存能力和/或控制带宽分配的期望精度进行设定。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配额模块进一步用于确定本周期各小区以下流量之一或者其组合的传输带宽配额;
实发数据模块进一步用于获取各小区在本周期内以下流量之一或者其组合的实际的数据发送量;
配额调整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各小区实际的数据发送量及本周期传输带宽配额调整各小区下一周期以下流量之一或者其组合的的传输带宽配额;
以下流量为:
在S1口从eNodeB到MME/S-GW方向上由该小区的MAC根据空口的信道质量和UE的业务数据情况调度的业务流量;
经过S1口进行切换的流量;
经过S1口的信令消息流量;
UE在基站间无损切换时PDCP从源基站发到目标基站的X2口数据流量;
X2口上的信令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157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