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叠水桶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1914.5 | 申请日: | 201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0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智泽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14 | 分类号: | B65D8/14;B65D51/16;B65D47/06;B65D5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32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水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桶,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的一种折叠水桶。
背景技术
桶是一种日常必备的生活用品。人们在外出旅游时都希望能用桶装水,但是由于体积较大,又不能折叠,所以携带起来很不方便。现在市场上的折叠桶大多由提带、软体材料制成的桶体和支撑构架组成,该桶需要收折时,从桶的外部左右两侧将右、右上、下撑杆同时向内推压,等上框架下沉后,将上框架推压到最低即可,收折后整个桶的体积很小。需要打开使用时,一手向上拉提带,一手下压桶底,等上框架上升到一定高度,从桶体内部两侧同时将左右撑杆向外推压,到上下撑杆拉直为止,这样桶就完全打开,可以提水。但是由于该桶上方为开口,存水时不方便,容易溢出,并且桶的收折方式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收折方式操作简易,结构简单,且存放水方便的一种折叠水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水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上设有提手和进水装置,所述桶体为折叠式,所述进水装置包括进水口,进水口上安装有水桶盖,所述水桶盖上设有透气装置。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水桶盖上设有透气孔,透气孔上装有透气阀。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透气阀包括透气体和透气硅帽,所述透气硅帽覆盖在透气孔上,透气硅帽上还安装有与透气孔内壁紧密配合的透气体,所述透气硅帽上设有十字孔,所述透气体上设有多个透气槽。
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所述水桶盖上设有排水孔,排水孔下方连接有排水装置。
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有排水管和防倒流阀。
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防倒流阀位于桶体下部,包括有防倒流帽,防倒流帽安装在进排水管的下端,防倒流帽下端安装有防倒流体,防倒流帽与防倒流体设有相通的排水孔,所述防倒流体上方的排水孔内安装有不锈钢防倒流弹簧,不锈钢防倒流弹簧下方设有不锈钢钢珠,所述不锈钢钢珠的直径小于排水孔的直径。
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防倒流帽由铜材料制成。
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水桶盖内设有密封圈。
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桶体由多个折叠环连接组成,所述折叠环截面为六边形,且折叠环的上、下边可向中间压缩。
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防倒流体下方安装有不锈钢滤水网。
本发明一种折叠水桶的优点是: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携带方便,保留储水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对水桶进行折叠压缩,方便水桶的使用,其中,通过透气硅帽上的十字孔,以及透气体上设有多个透气槽的设置使得人员在吸水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因桶内产生负压从而导致桶体出现瘪掉的现象,同时本发明在桶体内还设有防倒流阀,使得水桶不会因为放倒出现倒流的现象,此外,不锈钢滤水网的设置可以将桶内的水进行过滤处理。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一种折叠水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3为附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
(1)桶体;(2)提手;(3)进水口;(4)水桶盖;(5)透气孔;(6)透气硅帽;(7)透气体;(8)排水管;(9)防倒流帽;(10)防倒流体;(11)不锈钢防倒流弹簧;(12)不锈钢钢珠;(13)密封圈;(14)不锈钢滤水网;(15)折叠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水桶,包括桶体1,桶体1上设有提手2和进水装置,桶体1为折叠式,进水装置包括进水口3,进水口3上安装有水桶盖4,水桶盖4内设有密封圈13,水桶盖4上设有透气装置,水桶盖4上设有透气孔5,透气孔5上装有透气阀,透气阀包括透气体7和透气硅帽6,透气硅帽6覆盖在透气孔5上,透气硅帽6上还安装有与透气孔5内壁紧密配合的透气体7,透气硅帽6上设有十字孔,透气体7上设有多个透气槽,其中,十字孔,透气槽的设置使得人员在吸水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因桶内产生负压从而导致桶体出现瘪掉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智泽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智泽电动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19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