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质合金凿岩钎头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2008.7 | 申请日: | 201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8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掁康;杨灿;叶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市矿通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 43108 | 代理人: | 颜昌伟 |
地址: | 4111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质合金 凿岩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质合金凿岩钎头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凿岩钎头是人类所有钢铁机具中受力条件最苛刻、使用寿命最短、技术含量很高的消耗性工具。现有钎头生产采用的工艺路线为:定尺下料→钎柄扩孔、平头倒角→中频感应加热→模锻→平端面→冲锥孔、定长度→打中心孔→车外圆→车边齿锥面→洗合金片槽→钻水孔→去毛刺、清洗、配合金片→钎焊→钎头喷砂→磨110℃刃面→磨外圆锥面→打标→喷漆→包装、入库。由于现有工艺采用硬质合金刀片用钎焊在钢本体上,所以在硬质合金刀片与基体的连接强度不高,极易造成硬质合金刀片松动、脱悍、碎断、掉片等问题,且成本高、消耗大、耐磨性差,严重影响了其工作效率性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钎头生产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耐磨性好的硬质合金凿岩钎头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用金属模具将精铸模料以高压压入模具,制作与钎头形状一致蜡模,蜡模上设有镶硬质合金刀片的凹槽;
将硬质合金刀片装在冷却座上,将冷却座组合体镶入蜡模的凹槽中;
制壳,制壳步骤如下:
第一层为面层,涂料配制由1份硅溶胶加3.6份325目的锆英粉,及占涂料重0.1%润湿剂和占涂料重0.1%的消泡剂,并经充分搅拌而成;将蜡模浸入涂料中,流淌均匀后,撒80-120目锆英砂,再干燥;
第二~第六层为加固层,涂料配制为1份硅溶胶加1份200目莫来石粉及0.25份石墨粉,充分搅拌后,将制完第一层的壳组浸入其中,然后撒砂,每层制壳后干燥8~12小时;
完成制壳后,在92℃~98℃热水中将蜡模溶出,形成型壳;
脱蜡后的型壳在850℃~950℃烘烤0.5小时后,将熔化的钢液浇入其中;
经冷却后,将表面型壳清理干净,即得钎头整体精铸件。
上述的硬质合金凿岩钎头的加工方法中,所述制壳步骤中所加入的砂为0.7份16-30目莫来石砂和0.3份16-30目石墨砂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利用蜡模制壳,并在壳体中加入导热性好的介质石墨及导热性好、蓄热能力大的锆英材料,可以快速冷却钢液,防止钢液的高温破坏硬质合金刀片的性能,提高使用寿命长,另外,采用硬质合金刀片和钎头基体熔为一体,大大提高了连接强度。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简单,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硬质合金刀片的冷却座装配图。
图2为本发明中蜡模与冷却座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说明:1为硬质合金刀片,2为冷却座,3为为硬质合金刀片和冷却座的组合体,4为蜡模。
本发明的加工工艺过程详述:
1:首先用金属模具,将精铸模料(温度调控为50℃~52℃的树脂、石蜡基混合模料,呈糊状)以高压压入模具,形成蜡模。蜡模与钎头零件形状一致,但留出镶硬质合金刀片的凹槽。
2:将硬质合金刀片装在冷却座上。冷却座为精密铸钢件,通过硬质合金底部的燕尾槽将两者装配,如图1所示。
3:将上述装配好的硬质合金刀片及冷却座组合体镶入蜡模的凹槽中(如图2)。
4:随后进入制壳过程,共进行六层制壳。
第一层为面层,涂料配制由1份硅溶胶加3.6份锆英粉(325目)及0.1%(涂料重)专用润湿剂和0.1%(涂料重)的专用消泡剂,并经充分搅拌而成。将蜡模浸入涂料中,流淌均匀后,撒80/120目锆英砂,而后干燥8小时。
第二~第六层为加固层,涂料配制为1分硅溶胶加1分莫来石粉(200目),为加快冷却,在此涂料中另加0.25份石墨粉,充分搅拌后,将制完第一层的壳组浸入其中,然后撒砂。为加强冷却效果,采用复合砂,复合砂有0.7份16/30目莫来石砂,0.3份16/30目石墨砂,每层制壳后干燥8~12小时。
5:完成制壳后,干燥12小时后进行脱蜡:在92℃~98℃热水中将蜡模溶出,形成空壳,其内腔形状与钎头零件一致。
6:脱蜡后的型壳经烘烤(850℃~950℃)0.5小时后,将熔化的钢液浇入其中。
7:经冷却后,将表面型壳清理干净,即得钎头整体精铸件。
8:根据各种不同要求,可将整体钎头进行热处理,以提高钎头整体的机械性能。
9:将整体钎头进行表面抛丸处理,及装饰性处理。
要点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市矿通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湘潭市矿通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20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