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的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2121.5 | 申请日: | 201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0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田克恭;孙明;乔明明;陈曦;曲萍;遇秀玲;王传彬;陈西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阙华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4 | 代理人: | 吴鸿维 |
地址: | 10012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致病性 繁殖 呼吸 综合征 病毒 变异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尤其涉及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
背景技术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主要引起母猪发热、流产,断奶前后的仔猪死亡率升高,不同年龄猪呼吸障碍等为临床特征的疾病。1991年,荷兰学者Terpstra等人在感染猪体内分离到欧洲型PRRSV,命名为Lelystad病毒(LV);同年,美国学者Benfield等人分离到美洲型PRRSV,命名为VR-2332。该病毒1996年传入中国并长期存在,成为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猪病病毒之一。
近年来,我国学者相继分离鉴定了美洲型PRRSV的CH-1a、S1、HB-1和HB-2等毒株。2006年6月份以来,我国多个省份的养猪场、户爆发猪“高热病”疫情,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中请人在研究该病的过程中,发现了其主要病原——高致病性PRRSV变异株,这一类的高致病性PRRSV变异株以Nsp2基因第1594~1680位核苷酸连续缺失为特征,并分离鉴定了代表性病毒株——NVDC-JXA1株(分类命名: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保藏编号:CGMCC No.1964)。
2006年,申请人针NVDC-JXA1病毒株建立了特异性的RT-PCR检测方法,用于检测该病毒感染。但是2009年以来,通过在自然界中不断演化,我国高致病性PRRSV变异株已经在基因组序列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同时,由于CH1-R疫苗等毒株逐渐推广使用,对原有RT-PCR检测方法造成了非特异性的干扰。这些情况的出现,使得原有的RT-PCR检测方法和试剂盒已经不能有效地鉴别检测田间流行的高致病性PRRSV变异株。
本发明基于对2006年至2010年分离的多个高致病性PRRSV变异株基因序列分析,针对分离毒株Nsp2基因序列的共同特征,设计了一系列PCR 引物,并经过优化和试验筛选,获得了一对PCR引物。采用该引物组装的RT-PCR试剂盒,可以检测出当前发现的全部高致病性PRRSV变异株,并且不受经典PRRSV(是指Nsp2基因未发生第1594~1680位核苷酸连续缺失的毒株)和CH1-R疫苗毒株的干扰,从而能够特异、敏感地检测出高致病性PRRSV变异株。因此,该试剂盒能对高致病性PRRSV诊断和监测起到重要作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涉及针对高致病性PRRSV变异株NSP2基因片断设计的RT-PCR引物对,用于检测高致病性PRRSV变异株(本发明中特指Nsp2基因第1594~1680位核苷酸连续缺失为特征的毒株)。该引物对包括上游引物SEQ ID NO:1和下游引物SEQ ID NO:2的核苷酸序列为:
SEQ ID NO:1:5′-CGCAGAACAAAGTCTGTCAAAAG-3′
SEQ ID NO:2:5′-TGAGTCAGCGTTGCCTTCACAG-3′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能够特异、敏感地检测出高致病性PRRSV变异株的RT-PCR试剂盒,包含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的引物对。试剂盒的其他组分均按照常规方法配制,具体为:
1.RNA提取试剂:由醋酸钠溶液350μl,酚/氯仿/异戊醇混合液3.5ml,异丙醇3.5ml,75%乙醇12ml,无菌DEPC水450μl,RNA酶抑制剂24μl组成。
2.RT-PCR反应试剂:由RT反应液200μl(含反转录引物序列:RT引物5’-TCgCCCTAAT-3’)、RNA酶抑制剂24μl、AMV反转录酶12μl、PCR反应液200μl、0.5U/μLTaq DNA聚合酶25μl、矿物油300μl组成。
3.电泳检测试剂:包括50×TAE电泳缓冲液20ml、溴化乙锭溶液100μl、上样缓冲液50μl。
4.阴性对照350μl、阳性对照350μl、变性液7ml。
附图说明
图1:SEQ ID NO:1
图2:SEQ ID NO: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21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