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会话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2196.3 | 申请日: | 201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5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唐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彭愿洁;李文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会话 处理 方法 装置 系统 | ||
1.一种会话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会话请求,所述会话请求中携带发起对象的特征值;
根据所述会话请求生成通讯标识;
建立所述发起对象的特征值和通讯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保存;
发送所述会话请求和通讯标识给即时通讯IM设备;
接收IM设备发送的会话结束请求,所述会话结束请求中至少携带会话内容和通讯标识;
根据会话结束请求中携带的通讯标识,以及保存的发起对象的特征值和通讯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相应的发起对象的特征值;
根据确定的发起对象的特征值保存所述会话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发起对象的特征值和通讯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保存包括:
建立发起对象的特征值和通讯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发起对象的特征值和通讯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记录在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数据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会话结束请求中携带的通讯标识,以及保存的发起对象的特征值和通讯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发起对象的特征值包括:
根据会话结束请求中携带的通讯标识,通过查找记录在ERP系统数据库中的发起对象的特征值和通讯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来确定相应的发起对象的特征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确定的发起对象的特征值保存所述会话内容包括:
将所述会话内容保存在确定的发起对象的特征值所对应的对象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起对象的特征值至少包括:
IM服务器回调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起对象的特征值还包括:
单据编号、帐套标识、帐套名称和发起人中的任意一项或任意组合。
7.一种会话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发送的会话请求和通讯标识,所述会话请求中携带发起对象的特征值,所述通讯标识由ERP系统根据所述会话请求生成;
根据所述会话请求建立会话,得到会话内容;
根据所述发起对象的特征值发送会话结束请求给ERP系统,所述会话结束请求中至少携带会话内容和通讯标识,以便ERP系统根据通讯标识保存所述会话内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起对象的特征值至少包括:
即时通讯IM服务器回调地址;
则根据所述发起对象的特征值发送会话结束请求给ERP系统具体为:根据所述IM服务器回调地址调用ERP系统中相应的进程,发送会话结束请求给所述进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起对象的特征值还包括:
单据编号、帐套标识、帐套名称和发起人中的任意一项或任意组合。
10.一种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会话请求,所述会话请求中携带发起对象的特征值;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获取单元获取到的会话请求生成通讯标识;
关系保存单元,用于建立所述发起对象的特征值和生成单元生成的通讯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保存;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获取单元获取到的会话请求和生成单元生成的通讯标识给即时通讯IM设备;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IM设备发送的会话结束请求,所述会话结束请求中至少携带会话内容和通讯标识;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会话结束请求中携带的通讯标识,以及关系保存单元保存的发起对象的特征值和通讯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相应的发起对象的特征值;
内容保存单元,用于根据确定单元确定的发起对象的特征值保存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会话内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ERP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关系保存单元包括:
建立子单元,用于建立发起对象的特征值和通讯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记录子单元,用于将建立子单元建立的发起对象的特征值和通讯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记录在ERP系统数据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未经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219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