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载机液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2282.4 | 申请日: | 201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4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迟峰;董立队;支开印;王永;熊玉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9/22 | 分类号: | E02F9/22;E02F3/4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董宝锞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载 液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装载机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装载机的作业工况主要是铲掘作业和装载作业,为高效作业,整机需要频繁进行左右转向,工作装置需要进行频繁的收斗、举升、卸料、下降,以上动作都是通过装载机液压系统控制并实现的。
装载机液压系统一股主要由工作装置液压系统、转向液压系统组成。另外,根据装载机底盘不同,还需要配置制动液压系统或风扇散热系统。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由工作泵、换向多路阀、液压缸、管路及其他附件组成。装载机转向液压系统一股由转向泵、流量控制阀、转向器、转向缸、管路及其他附件组成。装载机转向液压系统一股分为流量放大转向系统和全液压转向系统。全液压转向系统包括单穏阀恒流全液压转向液压系统和优先阀型负荷传感转向液压系统。
装载机在作业过程中,发动机一股工作在怠速至最高转速范围内,即750rpm~2200rpm范围内工作。为保证发动机在低速状态时,进行快速全转向,提高生产效率,一股转向泵选择较大排量,如5吨装载机选用80ml/r或100ml/r。但在发动机高速时,则有大量的功率损失,以五吨装载机液压系统为例,约有3~5KW的功率损失。为提高整机装载效率,工作装置液压泵一股也采用大工作泵。
为解决装载机转向液压系统存在较大功率损失的问题,目前市场上部分采用独立系统,部分采用向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合流技术。在以负荷传感为主转向液压系统装载机液压系统,没有向转向液压系统合流的技术。国际小松公司在其装载机的液压系统中,使用了向转向系统流量放大阀中应用合流技术,但是该技术难度大,制造成本较高,无法大批量应用。
为解决装载机转向液压系统存在较大功率损失的问题,还可以采用变量转向液压系统,即采用负荷传感变量泵,实现为转向液压系统提供最佳匹配流量,但变量液压系统制造成本、维护成本较高,较目前装载机通用的转向液压系统成本高出6000元左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转向液压系统存在较大的压力损失,使用变量液压系统又会给装载机带来制造、维护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载机液压系统。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装载机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散、工作泵、液压油箱、多路换向阀、转斗油缸、动臂油缸、转向油缸、组合阀块、负荷传感全液压转向器、优先阀、转向泵,所述装载机液压系统设有流量信号阀、流量转换控制阀和第三液压泵;流量转换控制阀的P口与第三液压泵的出油口相连,油口Ps与转向泵合流进入转向器,Pw口与工作泵合流;流量信号阀安装在转向泵的出口,流量信号阀的进口与流量转换控制阀的Pr口相连通,流量信号阀的出口与流量转换控制阀的Pro口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装载机液压系统中增加了流量转换控制阀、流量信号阀和第三液压泵,可将装载机工作泵、转向泵排量减小,通过流量信号阀测定发动机的转速,然后输出压力控制信号传递给流量转换控制阀,由流量转换控制阀控制第三液压泵,实现在发动机低速时,向转向液压系统供油,能够解决发动机低速时,转向泵供油量不足的问题;在发动机高速时,向工作液压系统供油,避免转向液压系统存在的较大功率损失。同时满足装载机对工作装置举升速度的要求。采用本发明装载机液压系统,可将5吨的装载机转向泵现有排量100ml/r或80ml/r减小20%~40%,即可将转向泵选择为50ml/r或63ml/r,工作泵排量由166ml/r减小至100ml/r,可节约发动机功率3~5KW。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载机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简图;
图2是流量转换控制阀的主视图;
图3是流量转换控制阀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的放大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I;
图6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II;
图7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III;
图8是流量转换控制阀的液压原理图;
图9是流量信号阀的主视图;
图10是流量信号阀的俯视图;
图11是图9的N--N剖视图;
图12是图11的局部放大图Ⅳ;
图13是图11的局部放大图V;
图14是流量信号阀的液压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22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停车场
- 下一篇:一种公交车到站提醒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