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设备停电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2344.1 | 申请日: | 201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2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高鹏双;朱国华;刘雁飞;谌浩渺;刘国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王宝筠 |
地址: | 410007***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设备 停电 控制 方法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停送电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产设备停电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冶炼过程中,烧结生产是连续进行的,在生产和设备维护中,不可避免会碰到设备停送电管理的问题。不同的工厂有不同的停电管理流程,但是总的来说,现有的停电管理大都依赖于工厂管理制度,对人的依赖度过高。
参见图1,示出现有的停电管理流程,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01、现场操作人员或现场巡视人员提出,通过书面申请或电话申请某设备停电,以进行检修。
步骤S102、调度员收到该设备停电检修申请,记录该申请提出人员、时间,发出某台设备停电书面指令。
步骤S103、调度员通知电工领取停电票,电工来调度员处签字确认领取停电票。
步骤S104、电工领取停电票后,去配电室切断对应设备的主电源与控制电源,并在停电回路挂牌,标示该设备在检修中,禁止送电。
步骤S105、电工去调度员处返回停电票,调度员向电工确认申请设备已经停电,并确认已经挂牌。
步骤S106、调度员通知申请停电人员,设备已经停电,可以开始检修工作。
从上述停电管理制度可以看出,因为停电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与设备安全,停电管理的就是要做到停送电申请责任到人,停电批准责任到人,停电执行责任到人;停电过程可追溯;最大程度地保证正确停电,以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但严格按规定执行停电制度环节多,停电执行时间长,停电信息传递和执行过程中间存在偏离等人为失误的可能。
很多情况下,设备检修期间需要反复停送电,如果严格按规定执行,检修人员、电工、调度员需要反复走流程,导致设备检修过程繁杂。特定情况下,检修人员、电工、调度员等在停电有关环节不严格遵守制度,以节约检修时间,这就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生产设备停送电控制方法,该方法可提高停电效率,更好地保证现场的安全。
本发明一种生产设备停电控制方法,包括:
设在生产现场的现场手持终端发出的停电请求到服务器,该停电请求包含身份识别信息和检修设备信息;
服务器验证身份识别信息,获取请求许可指令,依据检修设备信息从全厂计算机控制系统取得检修设备的状态信号,将检修设备的状态信号、停电请求已接受信号发送停送电管理计算机;
停送电管理计算机依据检修设备的状态信号获取许可停电指令,将许可停电指令返回服务器,服务器将许可停电指令发送到电工手持终端;
电工手持终端获取接收确认信息,将接收确认信息返回服务器,服务器开始停电信息发送给全厂计算机控制系统;
全厂计算机控制系统指令相应的配电回路停电,将检修设备的断路器设置为禁止合闸状态,返回已停电信息到服务器;
服务器向现场手持终端和电工手持终端发送已停电信息。
优选的,设在生产现场的现场手持终端发出的停电请求到服务器具体为:
设在生产现场的现场手持终端发出的停电请求到无线网络设备,无线网络设备通过数据总线将该停电请求传送到服务器。
优选的,停送电管理计算机接收到检修设备的状态信号、停电请求已接受信号,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优选的,电工手持终端接收到许可停电指令后,发出声、光或/和震动警示信号。
优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服务器生成停电过程报表,记录停电设备、停电申请人、停电批准人、停电执行人及各活动发生时间。
优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全厂计算机控制系统检测生产设备是否有未申请状况下停电事件,如有,将非法停电设备的停电信息传送给服务器;
服务器记录非法停电设备的停电发生时间,将非法停电设备信息及停电发生时间发送至电工手持终端;
电工手持终端发出警示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生产设备停送电控制系统,该系统可提高停电效率,更好地保证现场的安全。
本发明一种生产设备停电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设置在生产现场的现场手持终端、由电工携带的电工手持终端、无线网络设备、厂区数据总线、服务器、停送电管理计算机、各配电回路和全厂计算机控制系统;
现场手持终端,用于发出的停电请求到服务器,该停电请求包含身份识别信息和检修设备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23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