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蟛蜞菊内酯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3988.2 | 申请日: | 201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0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锋;吴艳波;杨成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93/04 | 分类号: | C07D49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蟛蜞菊 内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分离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蟛蜞菊内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墨旱莲(Herba Ecliptae)为菊科鳢肠属植物鳢肠的干燥地上部分,俗称旱莲草,为常用中药之一,具有滋肝补肾、凉血止血之功能。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墨旱莲具有较强的肝保护作用,药理实验表明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为蟛蜞菊内酯,如Wagner等发表的“Coumestants as the main active principles of the liver drugs Eclipta alba and wedelia calendulacea”,该文献研究表明蟛蜞菊内酯无论在大鼠体内还是体外都表现出很强的抗肝毒及降低转氨酶活性。
蟛蜞菊内酯:香豆草醚类,易溶于乙酸乙酯、正丁醇、甲醇,具有内酯结构。
目前制备蟛蜞菊内酯主要是采用墨旱莲药材进行提取,提取的方法主要是醇回流或冷浸提取,硅胶柱、凝胶柱分离。如吴红霞的硕士学位论文“墨旱莲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该文献采用的方法是甲醇浸泡,浸出液浓缩至浸膏,加水分散后水浴加热,趁热过滤,滤过液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回收乙酸乙酯,浓缩至浸膏后上硅胶柱,氯仿-甲醇(10∶1)洗脱,洗脱液蒸干后,再经甲醇重结晶,该方法步骤繁多,操作复杂,反复浓缩能耗大,甲醇浸泡周期长且制备量小;再如吴疆等发表的“墨旱莲的化学成分研究”,该文献公开的方法是70%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浓缩至无醇,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分别用硅胶柱、SephadexLH-20凝胶柱分离纯化,该方法通过重复上柱制得产品,制备量小、周期长,且回流过程能耗较大。
现有专利中蟛蜞菊内酯的制备主要是采用化学全合成的方法,该方法也存在着合成成本高,生产过程复杂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然提取蟛蜞菊内酯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蟛蜞菊内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能耗低,易于工业化。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取墨旱莲干燥药材粉碎,加入8~12倍量含硼砂的碱性水溶液超声提取,提取时间为0.5~3h,合并提取液,直接上大孔树脂柱,收集下柱液,加酸调节至pH5~7,上大孔树脂柱,先水洗至糖反应阴性,再用3~8BV的高浓度低碳醇洗脱,洗脱流速控制在1.5~3BV/h,收集洗脱液浓缩至无醇味,用2~3倍量的乙酸乙酯萃取1~3次,合并萃取液蒸干,最后用甲醇重结晶2~4次即得产品。
所述的碱性水溶液是pH7.5~9的Na2CO3、KOH或NaOH的水溶液,所用硼砂的量是墨旱莲药材的1~2%,超声提取的功率为0.5~8KW。
所述的大孔树脂可选用AB-8、X-8、HPD300、D101中的一种。
所述的酸可以是盐酸或者是硫酸。
所述的低碳醇洗脱液是70~95%乙醇或甲醇溶液。
本发明存在以下优点:
(1)碱液提取:蟛蜞菊内酯具有内酯结构,碱性条件下可以使其内酯结构水解,调酸后内酯结构环合又生成蟛蜞菊内酯,且碱液提取杂质少。
(2)加入硼砂提取:保护酚羟基,防止蟛蜞菊内酯中的邻二酚羟基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氧化。
(3)大孔树脂吸附杂质:在碱性提取液中蟛蜞菊内酯开环成盐,不被大孔树脂吸附,达到与杂质分离的目的。
(4)调酸后上大孔树脂:调酸后蟛蜞菊内酯的内酯环环合从溶液中游离出来,上大孔树脂柱吸附,再用低碳醇洗脱,进一步纯化蟛蜞菊内酯。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列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墨旱莲干燥药材1Kg,加入10LpH8的Na2CO3水溶液(含硼砂15g),超声提取1h,合并提取液,直接上AB-8型大孔树脂柱,收集下柱液加入盐酸调节至pH5,再上AB-8型大孔树脂柱,柱体积为1L,径高比为1∶10,先水洗至中性,再用4BV95%甲醇溶液洗脱,洗脱流速控制为3BV/h,收集洗脱液浓缩至无醇味,用1.8L乙酸乙酯萃取2次,合并萃取液蒸干,最后用甲醇重结晶2次即得产品1.53g,含量92.8%。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39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