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蛭为原料的肠溶微丸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4151.X | 申请日: | 201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8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甘奇志;曾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时珍阁普生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5/62 | 分类号: | A61K35/62;A61K9/16;A61K47/38;A61K4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802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蛭 原料 肠溶微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蛭为原料的肠溶微丸。
背景技术
肠溶包衣(enteric coating)的概念早在130多年前就出现了,其衣膜耐胃酸,进入肠部某部位后能迅速崩解并释放内容物,从而发挥药效。肠溶聚合物的作用机制是其在不同的pH介质中溶解度不同,即在低pH时保持完整而在较高pH时溶出并释放药物。肠溶衣属延迟释放剂型(delayed releaseforms),其目的主要是:(1)避免药物受到胃内酶类或胃酸的破坏;(2)避免药物对胃黏膜产生强烈刺激,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3)将药物传递至肠部局部部位发挥作用;(4)提供延迟释放作用;(5)将主要由小肠吸收的药物尽可能以最高浓度传递至该部位。
近年来,药物工作者对肠溶包衣材料进行了更广泛地研制和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已有100种以上的肠溶材料被研究和使用着。鉴于其种类繁多,在使用肠溶材料时,要根据药物原料的性质,对其进行选择,达到符合肠溶制剂的质量标准。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原因,本公司科研人员试验研究,针对鲜活水蛭全药入药的性质,对不同的肠溶包衣进行试验,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肠溶材料都能制备成水蛭为原料的肠溶微丸,通过试验研究确定,水蛭为原料的肠溶微丸中肠溶包衣为醋酸纤维素钛酸酯、肠溶性丙烯酸树脂和羟丙甲纤维素钛酸酯中一种。其中肠溶性丙烯酸树脂为丙烯酸树脂II和丙烯酸树脂III制备的肠溶制剂质量较好。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水蛭为原料的肠溶微丸,原料为水蛭和药用辅料,丸芯中水蛭20-30重量份,药用辅料崩解剂为1-2重量份,填充剂为5-10重量份;肠溶包衣层2-5重量份,肠溶包衣为醋酸纤维素钛酸酯、肠溶性丙烯酸树脂和羟丙甲纤维素钛酸酯中一种。
其中崩解剂为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填充剂为乳糖和/或微晶纤维素。
其中优选肠溶衣为肠溶性丙烯酸树脂。
其中优选肠溶性丙烯酸树脂为丙烯酸树脂II和丙烯酸树脂III。
其中优选丙烯酸树脂II与丙烯酸树脂III重量比为1∶1-5。
本发明所述的肠溶微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下述:
一种水蛭为原料的肠溶微丸的制备方法,取鲜活水蛭,加水洗净,冷冻,冷冻温度为零下5℃-零下25℃,冷冻天数为5天-15天,将冻结的水蛭用组织捣碎机捣碎,转速为3000转/分-5000转/分,,加入药用辅料崩解剂和填充剂混合均匀,制丸,在30℃-50℃真空干燥,包肠溶衣,用CO 60辐射灭菌,既得。
一、肠溶包衣材料的选择试验
一种水蛭为原料的肠溶微丸的制备方法,取鲜活水蛭,加水洗净,冷冻,冷冻温度为零下15℃,冷冻天数为8,将冻结的水蛭用组织捣碎机捣碎,转速为3500转/分,加入药用辅料崩解剂和填充剂混合均匀,制丸;其中水蛭24g,填充剂乳糖和微晶纤维素8g,羟丙基纤维素2g。
将上述微丸用不用包衣材料制备成肠溶微丸,具体试验组如下:
试验1组:微丸用虫胶包衣,所用虫胶为3.5g,在40℃真空干燥,包肠溶衣,用CO 60辐射灭菌,既得。
试验2组:微丸用聚乙烯醇乙酸苯二甲酸酯包衣,所用聚乙烯醇乙酸苯二甲酸酯为3.5g,在40℃真空干燥,包肠溶衣,用CO 60辐射灭菌,既得。
试验3组:微丸用丙烯酸树脂I包衣,所用丙烯酸树脂I为3.5g,在40℃真空干燥,包肠溶衣,用CO 60辐射灭菌,既得。
试验4组:微丸用欧巴代包衣,所用欧巴代为3.5g,在40℃真空干燥,包肠溶衣,用CO 60辐射灭菌,既得。
试验5组:微丸用玉米朊包衣,所用玉米朊为3.5g,在40℃真空干燥,包肠溶衣,用CO 60辐射灭菌,既得。
试验6组:微丸用羟丙甲纤维素钛酸酯包衣,所用羟丙甲纤维素钛酸酯为3.5g,在40℃真空干燥,包肠溶衣,用CO 60辐射灭菌,既得。
试验7组:微丸用醋酸纤维素肽酸酯包衣,所用醋酸纤维素肽酸酯为3.5g,在40℃真空干燥,包肠溶衣,用CO 60辐射灭菌,既得。
试验8组:微丸用丙烯酸树脂II和丙烯酸树脂III包衣,所用丙烯酸树脂II 1g和丙烯酸树脂III2.5g,在40℃真空干燥,包肠溶衣,用CO 60辐射灭菌,既得。
试验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时珍阁普生药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时珍阁普生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41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