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芯片组大功率LED封装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4319.7 | 申请日: | 201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0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青;杭春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5/075 | 分类号: | H01L25/075;H01L33/48;H01L33/62;H01L33/64;H01L33/60;H01L33/5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片组 大功率 led 封装 结构 | ||
1.一种多芯片组大功率LED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它由基板、多个封装单元和电路导线(3)组成,
所述基板正面均匀分布多个封装单元,电路导线(3)印刷在基板正面,
所述基板由下层的铜散热基板(1-1)和上层的绝缘层(1-2)组成,
所述每个封装单元由反光杯(2-1)、键合层(2-2)、LED芯片(2-3)、荧光粉(2-4)、硅胶透镜(2-5)和丝球键合用金丝(2-6)组成,
所述反光杯(2-1)开在基板的正面,反光杯(2-1)的杯底中心处共晶键合LED芯片(2-3),LED芯片(2-3)的上表面涂覆荧光粉(2-4),所述反光杯(2-1)内注有硅胶用来固定LED芯片(2-3),反光杯(2-1)的杯口外侧固定硅胶透镜(2-5),LED芯片(2-3)的正负极分别通过丝球键合用金丝(2-6)与基板正面的电路导线(3)连接,
多个封装单元中的LED芯片(2-3)通过电路导线(3)串联、并联或混联连接。
2.一种多芯片组大功率LED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它由基板、多个封装单元和电路导线(3)组成,
所述基板正面均匀分布多个封装单元,电路导线(3)固定在基板正面,
所述基板由下层的铜散热基板(1-1)和上层的绝缘层(1-2)组成,
所述每个封装单元由反光杯(2-1)、键合层(2-2)、LED芯片(2-3)、荧光粉(2-4)、硅胶透镜(2-5)和丝球键合用金丝(2-6)组成,
所述反光杯(2-1)开在基板的正面,反光杯(2-1)的杯底中心处共晶键合LED芯片(2-3),LED芯片(2-3)的上表面涂覆荧光粉(2-4),反光杯(2-1)内充满硅胶,所述硅胶顶部突出至反光杯(2-1)的杯口外侧并形成球面的硅胶透镜(2-5),LED芯片(2-3)的正负极分别通过丝球键合用金丝(2-6)与基板正面的电路导线(3)连接,
多个封装单元中的LED芯片(2-3)通过电路导线(3)串联、并联或混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芯片组大功率LED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封装单元在基板上矩阵式排布,位于同一行内的所有封装单元的LED芯片(2-3)相互串联形成LED组,多个LED组并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芯片组大功率LED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导线(3)采用导电油墨印刷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芯片组大功率LED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杯(2-1)的表面上具有银镀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芯片组大功率LED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1-2)为高导热绝缘油墨层。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芯片组大功率LED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封装单元的硅胶透镜(2-5)形成硅胶透镜阵列,所述硅胶透镜阵列为一体成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431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