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扇转速控制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4394.3 | 申请日: | 201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2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兆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7/00 | 分类号: | F04D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转速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转速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电脑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由于电脑体积越做越小,电脑主板的工作频率越来越大,故而电脑系统对散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通过在重要芯片(如中央处理器、显卡)上单独安装风扇外,通常还会在电脑机壳内部安装一系统风扇来对电脑主板进行散热,然而一般系统风扇的转速是固定的,如此不利于提高系统风扇的使用效率,造成电能的浪费,虽然可通过风扇控制芯片来对系统风扇的转速进行控制,但风扇控制芯片一般价格较贵,无疑会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成本低、结构简单的风扇转速控制电路。
一种风扇转速控制电路,用于对一风扇进行转速控制,该风扇转速控制电路包括一用于接收电压信号的电压输入端、一可控硅、一负温度热敏电阻、第一至第四电阻、第一及第二电子开关,该电压输入端依次通过该第一电阻及该负温度热敏电阻接地,还连接至该可控硅的阳极,还通过该第二电阻连接至该第二电子开关的第二端,该第一电阻与负温度热敏电阻之间的节点连接至该第一电子开关的控制端,该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二端接地,该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一端通过该第四电阻连接至该可控硅的控制极,该第三电阻连接在该可控硅的阳极与控制极之间,该第二电子开关的控制端连接至该可控硅的控制极,该第二电子开关的第一端连接至该可控硅的阴极及该风扇的电源引脚,该第一电子开关在控制端为高电平时导通,该第二电子开关在控制端为低电平时导通。
相较于现有技术,上述风扇转速控制电路通过负温度热敏电阻感应温度,并在不同温度下通过对该可控硅、第一及第二电子开关的控制来输出不同的电压给该风扇,以使其在温度较高时进入高速运转状态,而温度减低时进入低速运转状态,十分方便。另外,由于本电路仅使用了价格便宜的电子元件,而未应用价格较贵的风扇控制芯片,故大大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风扇转速控制电路较佳实施方式连接一风扇的电路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风扇转速控制电路 100
电压输入端 VCC
电阻 R1-R4
电子开关 Q1、Q2
可控硅 SCR
热敏电阻 RL
风扇 10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本发明风扇转速控制电路100用于对一风扇10进行转速控制,其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电压输入端VCC、一可控硅SCR、一热敏电阻RL、四个电阻R1-R4、两电子开关Q1及Q2。其中,所述风扇10包括一电源引脚V,通过调整该电源引脚V的电压值可对应调整风扇10的转速,此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具体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该电子开关Q1为一NPN型三极管,该电子开关Q1的控制端、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对应NPN型三极管的基极、集电极及发射极。该电子开关Q2为一PNP型三极管,该电子开关Q2的控制端、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对应PNP型三极管的基极、集电极及发射极。该热敏电阻RL为一负温度热敏电阻,即热敏电阻RL的电阻值与外界温度成反比。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选用其他类型的电子开关,如场效应管等。
该电压输入端VCC用于接收外部电压,如接收电脑主板上的电压信号,该电压输入端VCC依次通过电阻R1及热敏电阻RL接地,还连接至该可控硅SCR的阳极,还通过电阻R2连接至该电子开关Q2的第二端。该电阻R1与热敏电阻RL之间的节点连接至该电子开关Q1的控制端,该电子开关Q1的第二端接地,该电子开关Q1的第一端通过电阻R4连接至该可控硅SCR的控制极。该电阻R3连接在该可控硅SCR的阳极与控制极之间,该电子开关Q2的控制端连接至该可控硅SCR的控制极。该电子开关Q2的第一端连接至该可控硅SCR的阴极及该风扇10的电源引脚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43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