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聚肽不对称超支化两性聚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4683.3 | 申请日: | 201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6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陈莉莉;陈涛;林嘉平;林绍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9/48 | 分类号: | C08G69/48;C08G69/18;A61K47/34;A61K48/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刁文魁;翟羽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聚肽 不对称 超支 两性 电解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 一种含聚肽不对称超支化两性聚电解质,其特征在于,由两种代数相同或不同的末端含不同聚肽链段的超支化共聚物片段通过“点击反应”制备;所述超支化共聚物片段的分子结构不同,具有化学结构的不对称性;所述超支化共聚物片段分别具有聚阳离子和聚阴离子,具有电荷不对称性;所述的含聚肽不对称超支化两性聚电解质本身对环境具有pH响应性;其结构式包括并不限于以下结构式中的一种:
(1),
式中,x=20,y=50;
(2),
式中,x=30,y=50。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聚肽不对称超支化两性聚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阴离子为聚肽阴离子。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聚肽不对称超支化两性聚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肽阴离子为聚(L-谷氨酸)或聚(L-天冬氨酸)。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聚肽不对称超支化两性聚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阳离子由聚肽阳离子及聚阳离子超支化共聚物基体组成。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聚肽不对称超支化两性聚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肽阳离子为聚(L-赖氨酸)。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聚肽不对称超支化两性聚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支化共聚物基体为含有酯键的乙烯基单体与双氨基单体通过发散的酰胺化反应制备。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聚肽不对称超支化两性聚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有酯键的乙烯基单体包括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以及它们的同系物、衍生物和异构体的一种或多种。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聚肽不对称超支化两性聚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氨基单体为含有伯氨基或仲氨基两个氨基的化合物或它们的混合物,尤其是乙二胺、丙二胺、丁二胺、戊二胺、己二胺、辛二胺、癸二胺、芳香二胺、杂环二胺以及它们的烷基取代物,其中,这些单体的烷基为C1~C20的取代基。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聚肽不对称超支化两性聚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肽链段通过超支化共聚物基体末端氨基引发阴离子开环聚合或者分别为带有炔端基或叠氮端基的聚肽单链。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聚肽不对称超支化两性聚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含炔端基、叠氮端基超支化基体的制备
采用发散合成法,分别以丙炔胺、3-叠氮丙胺为核基元,依次与含有酯键的乙烯基单体和含有双氨基单体反应,合成具有炔端基或叠氮端基的代数相同或不同的超支化共聚物基体;
所述的乙烯基单体包括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以及它们的同系物、衍生物和异构体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双氨基单体为含有伯氨基或仲氨基两个氨基的化合物或它们的混合物,尤其是乙二胺、丙二胺、丁二胺、戊二胺、己二胺、辛二胺、癸二胺、芳香二胺、杂环二胺以及它们的烷基取代物,其中,这些单体的烷基为C1~C20的取代基;
(2)开环聚合制备含聚肽超支化共聚物片段
将步骤(1)获得的代数相同或不同超支化共聚物基体与溶剂和氨基酸类五元环酸酐化合物NCA置于反应器中,室温下阴离子开环聚合,获得具有末端炔基或末端叠氮基的含不同聚肽链段的代数相同或不同的超支化共聚物片段;
所述的氨基酸类五元环酸酐化合物NCA包括L-谷氨酸-g-苯甲酯、e-苯甲氧羰基-L-赖氨酸、L-天冬氨酸-β-苯甲酯的NCA;
(3)通过点击化学过程制备含聚肽不对称超支化共聚物
将步骤(2)获得的具有末端炔基或末端叠氮基的含不同聚肽链段的代数相同或不同的超支化共聚物片段与二甲基甲酰胺、溴化亚铜和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置于反应器中,在氮气保护下30℃恒温反应,再经分离、提纯、干燥,制得含聚肽不对称超支化共聚物;
(4)酸解法制备含聚肽不对称超支化两性聚电解质
将步骤(3)获得的含聚肽不对称超支化共聚物溶于三氟醋酸中,向其中加入氢溴酸/醋酸溶液进行酸解,经沉淀、过滤、干燥,制得含聚肽不对称超支化聚两性电解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468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爆开拉链
- 下一篇:可变输出液压执行机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