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生物活性的双芳基叔胺唑类化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4761.X | 申请日: | 201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0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周成合;张文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49/08 | 分类号: | C07D249/08;C07D233/61;C07D233/95;C07D235/06;C07D249/18;A61K31/4196;A61K31/417;A61K31/4184;A61K31/4192;A61P31/04;A61P31/1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活性 双芳基叔胺唑类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医药 用途 | ||
1.下述通式(Ⅰ)和通式(Ⅱ)化合物及药学领域可接受的盐:
式中Im和Im1分别为唑类基团;
Ar1和Ar2是芳基及其取代芳基;
X是氯原子、溴原子;
盐为盐酸盐、硝酸盐、醋酸盐。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Im和Im1分别是1位取代的1,2,4-三唑、苯并三氮唑、咪唑、2-甲基咪唑、2-乙基-4-甲基咪唑、2-硝基咪唑、2-甲基-4-硝基咪唑、2-甲基-5-硝基咪唑、4-硝基咪唑、5-硝基咪唑、2-苯基咪唑、苯并咪唑、2-甲基苯并咪唑、2-巯基苯并咪唑、2-甲基-5-硝基苯并咪唑或5,6-二甲基苯并咪唑基团。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Ar1和Ar2包括苯及其取代苯、萘及其取代萘、蒽及其取代蒽、吡啶及其取代吡啶、吡咯及其取代吡咯、呋喃及其取代呋喃、噻吩及其取代噻吩。
4.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及药学领域可接受的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以双芳基甲酮或取代双芳基甲酮为起始原料依次合成中间体双芳基甲醇、卤代双芳基甲烷、双芳基叔胺二羟基、双芳基叔胺二溴化合物或双芳基叔胺二氯化合物,再与一系列唑类化合物反应制得1位取代的双芳基叔胺单唑类化合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再与一系列唑类化合物反应制得双芳基叔胺双唑类化合物,最后再将双芳基叔胺单唑类化合物和双芳基叔胺双唑类化合物转化成硝酸盐、盐酸盐或醋酸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化合物及药学领域可接受的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双芳基甲醇中间体的制备
将双芳基甲酮或者取代双芳基甲酮溶于有机溶剂中,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入还原剂硼氢化钠,于室温至40 ℃下生成中间体双芳基甲醇;
所述芳基或者取代芳基是指下述化合物中的一种:苯及其取代苯、萘及其取代萘、蒽及其取代蒽、吡啶及其取代吡啶、吡咯及其取代吡咯、呋喃及其取代呋喃、噻吩及其取代噻吩;
所述有机溶剂是指下述有机溶剂中的一种:甲醇、乙醇极性质子溶剂;
步骤二:卤代双芳基甲烷中间体的制备
将所述双芳基甲醇在有机溶剂中、室温至80 ℃下,用三溴化磷溴化或氯化亚砜氯化,得对应中间体溴代双芳基甲烷或氯代双芳基甲烷;所述有机溶剂是氯仿或乙腈;
步骤三:双芳基叔胺二羟基中间体的制备
用二乙醇胺与溴代双芳基甲烷或氯代双芳基甲烷在溶剂中反应,或不使用溶剂直接混合反应,于室温至80 ℃下生成中间体双芳基叔胺二羟基化合物;所述溶剂是极性非质子溶剂乙腈、二甲亚砜或N,N-二甲基甲酰胺,或是极性质子溶剂甲醇或乙醇;
步骤四:双芳基叔胺二溴化合物或双芳基叔胺二氯化合物中间体的制备
双芳基叔胺二羟基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室温至80 ℃下,用三溴化磷溴化或氯化亚砜氯化,得对应中间体双芳基叔胺二溴化合物或双芳基叔胺二氯化合物;所述溶剂是氯仿或乙腈;
步骤五:双芳基叔胺单唑类化合物(Ⅰ)的制备
以乙腈、四氢呋喃、二甲亚砜或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双芳基叔胺二溴化合物或双芳基叔胺二氯化合物分别与唑类化合物三唑、咪唑、取代咪唑、苯并咪唑或取代苯并咪唑在室温至60 ℃,碳酸钾、氢氧化钠或氢化钠作碱条件下反应,得到对应的1位取代的双芳基叔胺单唑类化合物,即通式(Ⅰ)所示结构;
步骤六:双芳基叔胺双唑类化合物(Ⅱ)的制备
以乙腈、四氢呋喃、二甲亚砜或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双芳基叔胺单唑类化合物即通式(Ⅰ)所示结构与唑类化合物三唑、咪唑、取代咪唑、苯并咪唑或取代苯并咪唑在室温至60 ℃,碳酸钾、氢氧化钠或氢化钠作碱条件下反应,得到对应双芳基叔胺唑类化合物,即通式(Ⅱ)所示结构;
上述步骤的反应过程如下:
步骤七:将上述合成的双芳基叔胺唑类化合物(Ⅰ~Ⅱ)分别溶于乙醚或四氢呋喃中,双芳基叔胺唑类化合物在乙醚、四氢呋喃或乙醇中溶解度差时,可加入氯仿助溶,缓慢滴加盐酸水溶液、硝酸水溶液或醋酸水溶液,至不再生成白色沉淀为止,然后用乙醚或四氢呋喃洗涤固体后干燥,即制备得到通式(Ⅰ~Ⅱ)双芳基叔胺唑类衍生物盐酸盐、硝酸盐或醋酸盐;
或将上述步骤合成的双芳基叔胺唑类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室温搅拌,然后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水溶液、硝酸水溶液或醋酸水溶液,控温0~50℃,反应12~48小时,反应结束后,采用常规的浓缩、重结晶、干燥分离纯化手段,即制备得到通式(Ⅰ~Ⅱ)双芳基叔胺唑类衍生物盐酸盐、硝酸盐或醋酸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476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