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鞍乘型电动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5646.4 | 申请日: | 201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7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细田哲郎;中川英亮;山中伯纯;佐藤良;铃木善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0L11/00;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鞍乘型 电动 车辆 | ||
1.一种鞍乘型电动车辆,具备:向驱动轮(WR)提供旋转驱动力的电动机(18)、向该电动机(18)供给电力的蓄电池(41)、设置在能够开闭的座位(21)下部的收纳箱(50),该鞍乘型电动车辆(1)的特征在于,
具备:对所述蓄电池(41)进行充电的充电器(65)、设置在所述收纳箱(50)底部的车辆侧卡合机构(70F、70R)、设置在所述充电器(65)底部的充电器侧卡合机构(80F、80R),
通过将所述车辆侧卡合机构(70F、70R)和所述充电器侧卡合机构(80F、80R)卡合,将所述充电器(65)保持在规定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位(21)构成为作为所述收纳箱(50)的盖能够摆动地开闭,并且在其底面设置有向车体下方突出的突起部件(75),
在所述充电器(65)被保持在所述规定位置之前,所述突起部件(75)抵接在所述充电器(65)的顶面,从而禁止所述座位(21)摆动到处于关闭状态,并且,将所述突起部件(75)插入通过将所述充电器(65)保持在规定的位置而产生的间隙中,从而允许所述座位(21)摆动到处于关闭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鞍乘型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侧卡合机构(70F、70R)包括指向车宽度方向的圆柱状的卡合销(72),
所述充电器侧卡合机构(80F、80R)包括指向车体前后方向且卡合在所述卡合销(72)的顶面并保持卡合状态的板簧状的锁板(82),
所述卡合销(72)和所述锁板(82)的卡合通过将所述充电器(65)向车体前后方向移动而进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鞍乘型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销(72)和所述锁板(82)的卡合通过将所述充电器(65)向车体前方滑动而进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鞍乘型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板(82)构成为具备处于车宽度方向上的左右一对臂部(83),形成在该臂部(83)前端的弯曲部(84)卡合在所述卡合销(72)的左右端部。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侧卡合机构(70F、70R)和所述充电器侧卡合机构(80F、80R)分别设置在车体前后方向上的两个部位。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充电器(65)的上部安装有拉手(65a)。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车辆侧卡合机构(104)包含指向车宽度方向的圆柱状的卡合部(104a),
充电器侧卡合机构(103)包含在车体前后方向上能够滑动的锁部件(103),该锁部件(103)形成有与所述卡合部(104a)抵接的凸轮面(109),
所述锁部件(103)构成为,根据将充电器(100)向车体下方推压的力,所述凸轮面(109)被所述卡合部(104a)推压,由此,所述锁部件(103)克服弹性部件(105)的作用力而在车体前后方向上滑动,
当所述卡合部(104a)越过所述凸轮面(109)时,所述锁部件(103)利用弹性部件(105)的作用力回到初始位置并保持所述车辆侧卡合机构(10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鞍乘型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充电器(100)的上部,设置有经由连接部件(102)而连接在所述锁部件(103)的一端的拉手(101),
通过提起所述拉手(101),所述锁部件(103)在解除与所述卡合部(104a)卡合的方向上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564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使用吸收来成像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显示用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