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强加弹双网络丝织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6449.4 | 申请日: | 2010-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4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叶敬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百宏聚纤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22 | 分类号: | D01D5/22;D01D5/253;D01D5/088;D04B1/20;D01F6/84;D06M11/76;D06M13/188;D06P3/52;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41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加 网络 丝织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强加弹双网络丝织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加弹双网络丝织物的制备方法以借助于经编机加工为例所包括的步骤是业界熟知的,具体的步骤为:DTY丝选料(原料准备)、整经、织造、剖幅、染色或印花、松烘、固色、整理、热定型、背面起毛整理、缝制、成面料。鉴于全涤纶(又称纯涤纶)超细纤维具有棉绒般的质感,因此被广泛地用来加工服饰、玩具、鞋、帽、复合地垫、绗缝垫子、床上用品等;又鉴于纯涤超细纤维面料具有良好的保暖性。因此,在近年来的家纺、寝装系列产品中由其逐步地替代棉型产品和腈纶产品。然而,目前所见的被称之为普通双面珊瑚绒的全涤超细纤维面料由于选用原料150D/288F或75D/144F或100D/144F的DTY作绒面,因此,克重一般在280-350克/m2之间、绒高在4-5.5mm左右,因克重、绒高受到制约,因此这种面料表现出以下二处欠缺,一是绒面薄、舒展时呈薄薄的平面扁平效应;二是反面起毛后会在表面(正面)留下明显的凹凸,致立体感差、绒羽不丰满、手感欠骨子。这种面料加弹性不够超强,同时,由于不能形成双网络的网络丝,无法表现出与腈纶长毛绒面料相比优良的蓬松柔软、滑爽挺刮、丰满而有骨感的风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进行相关改进工艺步骤和优化相关最佳参数的方法,获得与腈纶长毛绒面料相比优良的蓬松柔软、滑爽挺刮、丰满而有骨感的风格的超强加弹双网络丝织物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超强加弹双网络丝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加弹双网络丝制造、针织织造和染整三个工艺流程步骤,其特征是:
一、加弹双网络丝制造工艺流程:原料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酯的高结晶性聚合物与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高结晶聚合物的均匀混合物,使用氨基磺酸和氧化铝两种物质组合作为催化剂,首先将上述混合物形成预聚体,再将预聚体在高温真空的条件下,进行缩聚反应,形成低粘度的聚合物,加入螺杆挤压机,其中螺杆挤压机的进料段至出料段的加热温度在100-160℃低温范围内,且从进料段至出料段的加热温度分为160℃、145℃、125℃、100℃四个温度段逐段降低;通过螺杆挤压机的套筒将热量传给所述低粘度的聚合物,低粘度的聚合物受热熔化并基本沿纤维轴向平行被挤压机压缩挤出,形成低粘超强熔体,进入6个温度在120-180℃范围内温度逐渐上升的低温纺丝箱体,在箱体内的计量泵的精确计量下,均匀分配到喷丝板上各个具有角度为28度、62度、90度的三角形的喷丝孔,从喷丝孔中吐出形成熔体细流,在喷丝孔下的两侧设有两个温度不同的冷却吹风室,凝固成具有两种不同收缩率的加弹双网络丝条。
二、针织织造和染整工艺流程:采用双面大圆机编织,对大圆机的三角键进行改造,改造后,上、下针筒各四针道,八路一循环:第一、二、三、四路下针筒高、低踵针同时成圈编织,上针筒针道为平针道;第五、六、七、八路上、下针筒高踵针集圈编织,上、下针筒低踵针道为平针道;织机针筒织针与针盘织针成圈数对比的比例在1∶6;染整工艺流程依次包括①精练→②剖幅→③订边→④预定型→⑤染色→⑥拉幅定型→⑦柔软→⑧预缩→⑨成品;其中:①精练工艺配方按加入次序为:i冰醋酸,浓度为3.5g/L,温度60℃,时间20分钟;ii碳酸钠,浓度为6g/L,精练温度60℃,保温时间10分钟,精练剂,浓度为1g/L,步骤①i的精练升温步骤为:自常温下按照0.5℃/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到65℃,保温40分钟,后按照6℃/分钟的降温速率降温到20℃,停留5分钟,取出进入下一工艺流程;拉幅定型工艺的定型温度为80℃,时间10秒,超喂30%;柔软工艺选用30-45g/L亲水型柔软剂处理;预缩工艺的预缩温度60℃,布速为18m/min。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超强加弹双网络丝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加弹双网络丝制造、针织织造和染整三个工艺流程步骤,其特征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百宏聚纤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百宏聚纤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64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咖喱鸡块烹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产妇催乳绿色保健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