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系统及应用该散热系统的机房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6808.6 | 申请日: | 201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1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系统 应用 机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系统及应用该散热系统的机房。
背景技术
长久以来,服务器是数据处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机架式服务器所代表的高效能运算及密集信息处理能力,已是企业追求高质量服务及即时回应的必备资源。但是,机架式服务器在机房中的热及噪音亦是资管人员最感棘手的问题,由于数据运算及设备运作所产生的大量废热必须使用适当的手法来加以散热,因此各式各样的散热设计应运需生。
图1示出了最常见的为机架式服务器101散热的散热系统100。在机架式服务器101中加入散热风扇102。利用散热风扇102将机架式服务器101一侧的冷空气吸入,并吹出热空气至机架式服务器101的另一侧。从而将机架式服务器101内的热量带出。然后通过空调回风系统104将机房103内的热空气抽出,最后经过空调系统105将冷空气送入机房103内,进行下一次散热过程。
依上述散热方法运作,的确可确保机架式服务器101有效运行,但其所耗费的电力及资源相当庞大,风扇102将机架式服务器101内的热空气排出至机架式服务器101的一侧,使得机架式服务器101一侧一直处于温度较高的状态,导致热空气在机房103内回流,散热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为机架式服务器高效率散热的散热系统及应用该散热系统的机房。
一种散热系统,用于给容置于一机房内的机架式服务器的散热,其中所述机架式服务器内安装有若干服务器,该散热系统包括用于给机房内提供冷空气的空调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机架式服务器外的吸风管道,所述吸风管道包括排风机、若干气流岐管及气流总管,所述气流岐管和气流总管分别连接于排风机的吸风口处和出风口处,每一服务器连接一个气流岐管,所述排风机通过各个气流岐管将机架式服务器内每一服务器所产生的热气流吸出至机架式服务器外,并通过气流总管排出至机房外,每一气流岐管均装设有气流调节阀,每一服务器控制对应的气流调节阀的开启大小以控制气流岐管内的气流量。
一种机房,其包括送冷空气进入机房内的空调系统及安装于机房内的机架式服务器,该机架式服务器内安装有若干服务器,还包括设置于机架式服务器外的吸风管道,该吸风管道包括排风机、若干气流岐管及气流总管,所述气流岐管和气流总管分别连接于排风机的吸风口处和出风口处,每一服务器连接一个气流岐管,所述排风机通过各个气流岐管将机架式服务器内每一服务器所产生的热气流吸出至机架式服务器外,并通过气流总管排出至机房外,每一气流岐管上均装设有气流调节阀,每一服务器控制对应的气流调节阀的开启大小以控制气流岐管内的气流量。
进一步地,该机房为一可由交通工具运送的货柜。
上述机架式服务器所排出的热气流会经由吸风管道离开机房,而不致于在机房内回流,提高散热效率。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为机架式服务器散热的散热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为机架式服务器散热的散热系统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散热系统 100、200
机架式服务器 101、12
风扇 102
机房 103、11
机柜间 110
管线间 120
空调回风系统 104
空调系统 105、14
排风机 13
气流岐管 15
气流调节阀 16
气流总管 17
服务器 18
具体实施方式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为机架式服务器12散热的散热系统200。该散热系统200包括一机房11。该机房11被分隔为机柜间110和管线间120。该机柜间110内布设有机架式服务器12及空调系统14。该机架式服务器12内安装有若干服务器18。机架式服务器12内的服务器18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管线间120内布设有将机架式服务器12内产生的热气流吸出的吸风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68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