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笔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7323.9 | 申请日: | 2010-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3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姜开利;范守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3 | 分类号: | G06F3/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笔,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触摸屏的触控笔。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移动电话与触摸导航系统等各种电子设备的高性能化和多样化的发展,在液晶等显示设备的前面安装透光性的触摸屏的电子设备逐步增加。这样的电子设备的使用者通过触摸屏,一边对位于触摸屏背面的显示设备的显示内容进行视觉确认,一边利用手指或笔等方式按压触摸屏来进行操作。由此,可以操作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
按照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和传输介质的不同,现有的触摸屏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以及表面声波式。其中电容式触摸屏因敏感度较高、所需触碰力度较小而应用较为广泛。
现有的电容式触摸屏包括一个透明导电层,该透明导电层连接有多个电极。使用时,通常采用手指或者一个触控笔触摸电容屏的表面,触摸物与透明导电层之间形成一接触电容,通过外接电路感测触摸点与触摸屏表面的透明导电层的各个电极之间的电信号,从而可以判断出触摸点在触摸屏上的位置。现有触控笔的笔尖为了获得良好的导电性,一般由金属材质制成。然而,通过金属材质制成的触控笔的笔头,硬度较高,容易对触摸屏造成损伤,并且其与触摸屏接触时的接触电容以及灵敏度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时与触摸屏之间接触电容大、具有较高灵敏度,并且对触摸屏伤害较小的触控笔。
一种触控笔,包括笔杆和笔头,所述笔头具有柔性及导电性。所述笔头使用时与触摸屏之间形成接触电容。所述笔头为柔性碳纳米管高分子复合材料构成,该柔性碳纳米管高分子复合材料包括一柔性高分子基体以及分散于该柔性高分子材料中的多个碳纳米管,所述多个碳纳米管在柔性高分子基体中形成导电网络。
一种触控笔,包括笔杆和笔头,所述笔头具有柔性及导电性,所述笔头使用时与触摸屏之间形成接触电容。所述笔头包括一支撑体以及设置于支撑体表面的触碰材料层,该触碰材料层为柔性碳纳米管高分子复合材料构成,该柔性碳纳米管高分子复合材料包括一柔性高分子基体以及分散于该柔性高分子材料中的多个碳纳米管,所述多个碳纳米管在柔性高分子基体中形成导电网络。
与现有技术比较,由于碳纳米管具有非常好的导电性、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较好的柔性,使得本发明采用柔性碳纳米管高分子复合材料触控笔的笔头与电容式触摸屏接触时,在单位接触面积上的接触电容较大,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笔的笔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触控笔的笔头的的剖示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触控笔的空心结构的笔头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的具有螺旋带状触碰材料层的笔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笔的笔头使用的碳纳米管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笔的笔头所使用的一种具有碳纳米管结构的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笔的笔头所使用的另一种具有碳纳米管结构的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笔的笔头所使用的碳纳米管拉膜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10为图8中的碳纳米管结构为碳纳米管阵列时,触控笔的笔头的触碰材料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碳纳米管阵列中的碳纳米管露出柔性高分子基体的表面的触碰材料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笔的笔头所使用的一种碳纳米管絮化膜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1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笔的笔头所采用的一种包括沿同一方向择优取向排列的碳纳米管的碳纳米管碾压膜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1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笔的笔头所使用的另一种包括沿不同方向择优取向排列的碳纳米管的碳纳米管碾压膜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1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笔的笔头所使用多根平行设置碳纳米管线形成的碳纳米管结构设置于柔性高分子基体表面形成的触碰材料层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的笔头所使用多根交叉设置碳纳米管线形成的碳纳米管结构设置于柔性高分子基体表面形成的触碰材料层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笔的笔头所使用的一种非扭转的碳纳米管线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1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笔的笔头所使用的一种扭转的碳纳米管线的扫描电镜照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73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