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燃电磁屏蔽聚氯乙烯材料及其生产方法和电工套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7424.6 | 申请日: | 2010-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3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林云青;张文霖;郝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泰塑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K13/04;C08K7/06;H01B17/5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1123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 电磁 屏蔽 聚氯乙烯 材料 及其 生产 方法 电工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氯乙烯材料,尤其是一种阻燃电磁屏蔽聚氯乙烯材料。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聚氯乙烯材料生的产方法,尤其是一种阻燃电磁屏蔽聚氯乙烯材料的生产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套管,尤其是一种电工套管。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随着各种电器的普及,电子计算机、通讯卫星、高压输电网和一些医用设备等的广泛应用,由此带来的电磁波的干扰也越来越严重。为此,需要进行电磁屏蔽处理。目前此类套管多为添加超细金属粉末来实现屏蔽,但是要使材料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需加入的填料的填充量需较高,这类超细金属粉末虽然混合方便,但同时会使屏蔽材料的机械强度与成型加工性能都会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加机械强度的阻燃电磁屏蔽聚氯乙烯材料。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阻燃电磁屏蔽聚氯乙烯材料,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构成:
聚氯乙烯 100~150份;
偶联剂 0.5~5份;
阻燃剂 20~50份;
金属纤维 2~7份;
稳定剂 0.2~2份;
着色剂 1~3份;
润滑剂 1~4份。
进一步的是,润滑剂为聚乙烯蜡和石蜡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者的混合。
进一步的是,稳定剂为钙锌稳定剂或复合铅稳定剂。
进一步的是,金属纤维为不锈钢纤维。
进一步的是,着色剂为金红石钛白粉。
进一步的是,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
进一步的是,阻燃剂为氢氧化镁。
本发明另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阻燃电磁屏蔽聚氯乙烯材料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阻燃电磁屏蔽聚氯乙烯材料的生产方法,按照上述阻燃电磁屏蔽聚氯乙烯材料的原料配重比,首先将聚氯乙烯、偶联剂、阻燃剂、稳定剂、着色剂以及润滑剂进行混合;然后进行干燥处理;最后将上述混合物与金属纤维混合成型。
进一步的是,混合成型是通过挤出成型实现的。
本发明另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阻燃电磁屏蔽聚氯乙烯材料的电工套管。
本发明的提供的电工套管,呈筒状,该电工套管由上述的阻燃电磁屏蔽聚氯乙烯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阻燃电磁屏蔽聚氯乙烯材料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氧指数可达32.7以上,其在30MHZ~1500MHZ的条件下,屏蔽效果可达62dB以上,能够满足绝缘和电磁屏蔽需要。按照本发明提供的阻燃电磁屏蔽聚氯乙烯材料的生产方法可以方便的将金属纤维与其它材料混合成型,这只需现有设备即可完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偶联剂为有机铬络合物、硅烷类、钛酸酯类和铝酸化合物的任意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混合。
阻燃剂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氯化铵、硼酸、卤系阻燃剂、磷酸酯阻燃剂、卤代磷酸酯阻燃剂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混合。氢氧化镁在受热时(340-490度)发生分解吸收燃烧物表面热量到阻燃作用;同时释放出大量水分稀释燃物表面的氧气,分解生成的活性氧化镁附着于可燃物表面又进一步阻止了燃烧的进行。氢氧化镁在整个阻燃过程中不但没有任何有害物质产生,而且其分解的产物在阻燃的同时还能够大量吸收橡胶、塑料等高分子燃烧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雾,活性氧化镁不断吸收未完全燃烧的熔化残留物,从使燃烧很快停止的同时消除烟雾、阻止熔滴,因此,采用氢氧化镁作为阻燃剂是本发明优选的方式。
金属纤维为钢纤维、铜纤维,最好使用不锈钢纤维。
稳定剂为复合铅稳定剂、金属盐类、稀土类稳定剂的任意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混合。钙锌稳定剂与PVC树脂加工过程中有很好的分散性、相容性、加工流动性,适应性广,制品表面光洁度优;稳定效果好,用量少,具有多功能性;在白色制品中,白度较其同类产品更佳。因此本发明优选钙锌稳定剂。
着色剂为无机和有机颜料,特别是金红石钛白粉,用钛白粉制造的涂料,色彩鲜艳,遮盖力高,着色力强,用量省,品种多,对介质的稳定性可起到保护作用,并能增强漆膜的机械强度和附着力,防止裂纹,防止紫外线和水分透过,延长漆膜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泰塑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康泰塑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74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空调热力膨胀阀防噪音及提高换热性能的结构
- 下一篇:冷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