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盾尾密封油脂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7629.4 | 申请日: | 201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1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周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明洁隧道建设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N40/34;C10N50/10;C10N30/10;C10N30/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谭一兵 |
地址: | 52356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油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用油,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工程盾构法施工隧道盾构机的钢丝刷注入的密封材料。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地下工程日益增多,在不影响已建的地面建筑物的情况而修建的地下工程,目前常采用的施工方法是盾构法或顶管法。盾构是一种修建隧道时的施工机具,它能起到开挖地层及拼装衬砌时的支护作用。盾尾是由盾构外壳钢板延伸构成,作用是掩护隧道衬砌的拼装工作,在盾尾末端设置有盾尾密封装置。盾尾密封装置,由于盾构推进时位置的千变万化,极易损坏。因此,要求盾尾密封油脂有良好的黏附性,良好的泵送性。通过良好的黏附性来保证油脂能持续的黏附在盾尾刷上,防止水及同步注浆的浆液涌入盾首。目前市场上的盾尾密封油脂在防锈、防蚀和减少磨损的性能上都有改进的必要,盾尾密封油脂质量在黏附力上和泵送性上也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耐高水性、止水性能高的盾尾密封油脂,其对管片的凹凸处具有顺应性,泵压送性良好,不侵蚀水泥环管片间的垫片,钢丝刷间充填容易,不易被泥浆浸入盾尾密封油脂,该盾尾密封油脂性能稳定,使用周期长,品质优良。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盾尾密封油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盾尾密封油脂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如下:
基油 14~25%
润滑油 9~21%
氯化石腊 7~14%
聚乙丁烯 11~26%
纤维 5~12%
碳酸钙 25~41% 。
本发明的盾尾密封油脂粘附性强,盾尾密封油脂不论涂在金属板、混凝土面,处于干燥、湿润、水中状态下,都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密封性能强,并抗磨损、抗流失性强;泵送效果好,对环境友好:无毒、无气味,对设备无腐蚀。对盾构设备能起到减少磨损的效果,产品稳定,抗老化、抗氧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盾尾密封油脂,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如下:
基油 14~25%
润滑油 9~21%
氯化石腊 7~14%
聚乙丁烯 11~26%
纤维 5~12%
碳酸钙CaCO? 25~41% 。
在具体配制时,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
1、基油 18%
2、润滑油 17%
3、氯化石腊 10%
4、聚乙丁烯 15%
5、纤维 10%
6、碳酸钙 30% 。
本发明盾尾密封油脂使用方法,用于盾构始发时使用:
1.钢丝刷涂敷法
1-1钢丝刷用于手涂敷法
钢丝刷的四周全部要均匀地手涂敷。
①涂敷后部保护板与刷子间时要压到根部底;
②涂敷时刷子与金属网筛间时要压到根部底;
③涂敷时刷子与前部保护板间时要压到根部底。
1-2钢丝刷子泵涂敷法
软管吐出口装上涂敷专用管嘴后、在上述1-1的相同部位使用螺旋式泵或空气驱动式泵涂敷。
1-3钢丝刷间以手涂敷法
在拼装管片前先在钢丝刷间涂敷本发明盾尾密封油脂。在涂敷顶部时可能会掉下来,因此涂敷位置应在时钟方向4点整到8点整的位置并涂敷一定的厚度。
2.泵注入法
先拼装临时管片后,确定注入口与钢丝刷间的位置,然后用泵注入本发明盾尾密封油脂,此时应注意会有空气滞留而引起充填量不足,注入时从切削边的钢丝刷间注入,确认充填后再依次注入到最后的钢丝刷间,直至钢丝刷四周有密封油脂流出来为止。
3.运转时注入量的调整
密封油脂应随时充分提供,注意不可让泥浆浸入钢丝刷内。使用连续注入系统时需注意供给口不能阻塞。
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作方便举例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供技术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修饰的等效施例,并且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明洁隧道建设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明洁隧道建设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76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极柱
- 下一篇:握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