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氯地平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8397.4 | 申请日: | 201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0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商艳艳;刘怀林;张延如;于小萍;李敏之;张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1/12 | 分类号: | C07D401/1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平 中间体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制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氨氯地平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氨氯地平具有典型的二氢吡啶家族分子结构,最早由美国辉瑞公司研制开发。氨氯地平与其它钙拮抗剂相比,除了具有:副作用发生率低,半衰期长等优势外,它还具有较强的血管扩张作用。因此,除了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外,非常有希望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这是一般的钙拮抗剂所不具备的。
由于它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二氢吡啶环,所以二氢吡啶环的合成是其工艺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的步骤。对于二氢吡啶环的合成,国内外专利文献报道了很多方法,大多都是利用邻氯苯甲醛、3-氨基巴豆酸甲酯和β-二羰基化合物进行三元Hantzsch成环反应来合成二氢吡啶环,不仅反应时间长(约20小时),且收率都偏低,造成成本偏高。
如CN101367759报道了一条氨氯地平合成路线,该路线是以邻氯苯甲醛、3-氨基巴豆酸甲酯和4-[2-(邻苯二甲酰亚胺基)乙氧基]乙酰乙酸乙酯(以下简称中间体I)进行Hantzsch环合,反应20小时。
该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是收率太低,仅为17.4%。
国际专利申请WO2006003672A1也是采用CN101367759所报道的工艺,收率提高到31.7%。
韩国专利(专利号87-909)是以叠氮基作为氨基的潜在官能团,收率也太低,仅为19%,另外叠氮化合物性质不稳定,存在安全隐患,不适合工业化。
美国专利2002/0068831A1采用的是二元环合反应,环合收率虽可高达70%,但是以乙酸铵为氨化试剂,实验证明,氨化数据不易重复,且产品质量和外观都较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收率高、反应时间短、反应状态稳定且适于工业生产的氨氯地平关键中间体4-(2-氯苯基)-3-乙氧羧酸-5-甲氧羧酸-6-甲基-2-(2-邻苯二甲酰胺乙氧基甲基)-1,4-二氢吡啶(以下简称中间体III)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氨氯地平中间体,4-(2-氯苯基)-3-乙氧羧酸-5-甲氧羧酸-6-甲基-2-(2-邻苯二甲酰胺乙氧基甲基)-1,4-二氢吡啶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将4-[2-(邻苯二甲酰亚胺基)乙氧基]乙酰乙酸乙酯(中间体I)和邻氯苯甲醛,在醋酸和哌啶催化,用环己烷将生成的水带出的条件下,反应制得2-(2-氯苯亚甲基)-4-[2-(邻苯二甲酰亚胺基)乙氧基]乙酰乙酸乙酯(以下简称中间体II);
(2)中间体II与3-氨基巴豆酸甲酯在有机酸催化下醇溶液中,环合制得中间体III。
反应方程式如下:
所述步骤(1)中中间体I与醋酸、哌啶的摩尔比为1∶0.02∶0.02。
所述步骤(1)中中间体I与邻氯苯甲醛的摩尔比为1∶1.0~1.1。
所述步骤(2)中醇溶液选自甲醇溶液、乙醇溶液或异丙醇溶液。
所述步骤(2)中有机酸选自乙酸或丙酸。
本制备方法是二元环合反应,先将中间体I和邻氯苯甲醛进行Knoevenagel缩合反应制得中间体II,然后中间体II再和3-氨基巴豆酸甲酯在有机酸催化下进行Hantzsch二元环合,来合成二氢吡啶环。在Knoevenagel缩合反应中,加入少量的醋酸哌啶做催化剂,并用环己烷将生成的水带出,使反应时间从8小时减至2小时,降低了能耗。另外中间体II不需后处理,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简化了操作。在Hantzsch环合反应中,由于加入了少量的有机酸做催化剂,在缩短反应时间、降低能耗的同时(从20小时缩短到5~6小时),保证了邻苯二甲酰基氨氯地平的高收率和高质量,从而使得苯磺酸氨氯地平成品的质量可控、稳定,纯度约为99.9%(面积归一化,扣除苯磺酸)。
本发明相比较与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反应时间短,能耗小,反应状态稳定,产品收率高,产品的质量和外观好,适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描述。
实施例1:
(1)中间体I和邻氯苯甲醛反应制得中间体II。具体操作工艺如下:
向反应罐内投入中间体I23.6Kg(0.0718mol)、邻氯苯甲醛11.2Kg(0.0784mol)、哌啶122.2g(1.44mmol)、乙酸86.2g(1.44mmol)、乙醇3.7Kg和环己烷48.4Kg,升温至78~82℃回流状态,并将生成的水用分水器带出,反应2小时,减压蒸馏,即得中间体I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83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锡槽制作专用吊装及校正工具
- 下一篇:旋转式含油污泥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