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震房屋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9966.7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5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曹文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文国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C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4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房屋 | ||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一种房屋,特别是一种整体性能好,抗震的房屋。
背景技术
现有的砖石砌体的房屋,抗剪、抗拉和抗震性能不够理想,保温效果不够好,建筑成本很高,往往一所房子是一个家庭几十年的积蓄,建成了后不能位移或搬迁,遇到城市规划国家土地征用时,只能拆除为建筑废料,既极大地浪费了资源也使一个家庭的辛苦化为乌有。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震、抗剪、抗拉,整体性能好,保温效果好,可以整体搬迁的房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震房屋,房屋包括上圈梁和基础圈梁,墙体用端部具有纵向孔洞的加筋墙体板建成;上圈梁为箍板梁,箍板梁的宽度宽于墙体板的厚度,两侧沿所述墙体板的两侧向下伸出箍板,中间沿所述墙体板端部的孔洞向下延伸出短柱。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向下延伸的箍板内有配筋。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向下延伸的短柱内有配筋。
墙体板的内外箍板和短柱都对墙体起到箍的作用,增强了圈梁与墙体之间的拉接作用,提高了房屋的整体性。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基础圈梁为地槽梁,该地槽梁为钢筋砼结构,其浇筑截面中间有凹槽,凹槽的宽度宽于墙体板的宽度,所述墙体板插入所述凹槽内,凹槽壁与墙体板的两侧留有的空隙用于现浇混凝土。
地槽梁的外侧壁对墙体起到箍的作用,相当于地梁。现浇混凝土使得地槽梁与墙体板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有效地提高房屋的整体性和刚性,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地震或其他较大振动对房屋的破坏,确保房屋可以承受搬迁所带来的震动和牵拉作用。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使用上下通长的墙体板建造房屋,即墙体板在非门窗口处每块均为下端连接地槽梁,上端连接箍板梁。这样能明显提高房屋的整体性和刚性,还减少工序,提高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外墙的转角处设有构造柱,构造柱与所述地槽梁用钢筋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
上述结构中,加筋墙体板与箍板梁的内外箍板之间、墙体板与箍板梁的砼短柱之间、墙体板与地槽梁之间都为榫卯结构,因此房屋的整体性、抗剪、抗拉和抗震能力都很强。加筋墙体板是轻质建材,自重较小,可以对房屋进行整体搬迁。对于中小型房屋,可以直接用起重机吊起进行搬迁。在当前各地频繁出现的城市规划和拆迁中,建造可以搬迁的房屋,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保护自然资源,对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构造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箍板梁的截面图
附图3是本发明的地槽梁的截面图
图中标号:
1、墙体板;2、箍板梁;3、箍板;4、孔洞;5、短柱;
6、地槽梁;7、凹槽;8、凹槽壁;9、现浇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抗震房屋包括上圈梁和基础圈梁,墙壁用端部具有纵向孔洞的加筋墙体板1建成;上圈梁为箍板梁2,箍板梁2宽度比墙体板1厚度宽8厘米至20厘米,两侧沿墙体板的两侧向下伸出箍板3,两侧的箍板3的厚度可以相同,或者外侧的箍板3略厚一些,每侧箍板沿墙体板1两侧向下伸出的高度为5厘米至15厘米,中间沿所述墙体板端部的孔洞4向下延伸出长为10厘米至20厘米的短柱5。这样,在有短柱5的部位箍板梁2垂直于墙壁方向的截面呈倒山字型,在没有短柱的部位箍板梁2垂直于墙壁方向的截面呈倒U字型。
加筋墙体板1的选择要求是轻质、保温效果好、具有较大的荷载能力。其端部的孔可以是通孔也可以是盲孔,内部的孔也可以是分段的孔,可以单排,也可以双排或三排。
具体实施例中,优选箍板梁2宽度比墙体板厚度宽10厘米至15厘米,墙内侧箍板3厚度为5厘米至7厘米,墙外侧箍板3厚度为5厘米至8厘米。该参数的选择可以满足箍板梁关于强度的要求。
上面实施例中,箍板3高度为5厘米至10厘米,短柱5长为10厘米至15厘米时可以达到最佳的强度效果。
墙体板的厚度是根据墙体板的保温效果和冬天的气温选择。对于东北南部至山东一带,使用厚度约为15厘米的墙体板比较合适,既能保证墙体的保温效果,又能控制房屋的整体重量和材料的使用。箍板的高度约为8厘米,短柱5长约为13厘米。
对于可以降低保温要求的非住宅房屋,可以使用厚度为12厘米至9厘米、内有加强筋的保温墙体板,这时箍板梁2的宽度优选为20厘米至30厘米,箍板3的高度为5厘米至8厘米,厚度为5厘米至8厘米,短柱5长为6厘米至12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文国,未经曹文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99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