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有危险易爆混合介质气瓶的远程排放系统及操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10362.4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6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梁华;张耀丰;业成;梁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000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有 危险 易爆 混合 介质 远程 排放 系统 操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瓶泄放装置,属于特种设备安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装有危险易爆混合介质气瓶的远程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各种工业和民用气体充装过程中,由于气瓶作业人员操作不当,往往将易燃易爆气体和助燃气体氧气混装,或在助燃气体氧气中混入油脂。在气瓶放气使用过程中,泄放的气体在阀门口摩擦产生热量,引起气瓶发生爆炸,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旦发生气体混装情况,按照国家特种设备管理规定,同批次的气瓶必须安全排放。目前,只能采用人工小排量泄放,这种方法危险程度高,排放效率低。
发明内容
1、发明目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安全措施高,排放效率高的一种用于装有危险易爆混合介质气瓶的远程排放系统。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装有危险易爆混合介质气瓶的远程排放系统,该排放系统包括气瓶固定装置,气瓶阀门机械传动装置、声音采集与监视装置、视频采集与监视装置所构成,气瓶固定装置由底座1、气瓶2绷带3组成;气瓶阀门机械传动装置由手轮5、减速机7、减速机开关10及电缆2组成;声音采集与监视装置由声发射探头8、声发射仪11及电缆12组成;视频采集与监视装置由摄像头6、视频图像显示器9及电缆12组成;将气瓶2横卧在底座1上,用绷带3将气瓶2捆绑在底座1上,使气瓶2出气口的阀芯4插接在手轮5一端的插孔内,手轮的另一端与减速机7转轴相连,减速机开关10通过电缆线12与减速机7连接,摄像头6放置在底座1的正上方,视频图像显示器9通过视频专用线12与摄像头6连接,声发射探头8粘结在气瓶2的阀口处,声发射仪11通过电缆12与声发射探头8连接。
所述的底座1是用20×20角钢焊制150×80cm长方形钢架,钢架内焊有3-5根角钢横条幅,钢架用角钢焊接4个脚。
所述的手轮5用金属材料制成,一侧的插孔大小与阀芯(4)相匹配,另一侧与减速机(7)的转轴相焊接。
所述的减速机7的转动速率每分钟不高于2转。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将装有混合介质的气瓶2横卧于底座1上,气瓶2阀门的出口处靠近减速机一侧;
(2)用高强度绷带3将气瓶2固定于底座1上,气瓶2出气口处的阀芯4插接在手轮5的插孔中;
(3)手轮5的另一端与减速机7的转轴相连,减速机开关10用电缆线12与减速机7相连;
(4)摄像头6安放于底座1的正上方,调节摄像头高度使其能够获得气瓶2阀门处清新的图像,视频图像显示器9用视频专用线与摄像头6相连;
(5)声发射探头8通过自身的磁性与气瓶2相连,探头8与气瓶2间涂有专用耦合剂,并位于气瓶2阀口处,声发射仪11通过低衰减声发射电缆相连;
(6)打开声发射仪11,测试现场噪声为40dB,并作出记录;
(7)调节减速机开关10,将转速设定为2转/分钟,通过视频图像显示器9监视气瓶现场;
(8)随着气瓶阀门逐渐被打开,声发射信号随之增大,当声发射仪上的声发射信号值为45dB时,通过减速机开关10关闭减速机7;
(9)当声发射仪上的声发射信号值等于现场噪声值40dB,表示气瓶内的混合气体排放完毕,此时通过减速机开关10,关闭气瓶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气瓶混合气体排放系统实行泄放气瓶和操作人员远距离分离,采用操作人员在爆炸安全区域内远程控制,并辅以视频监测气瓶阀门开闭状况、音频监测气体泄放量大小。因此,本发明具有安全性高、排放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有危险混合气介质气瓶的远程排放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2-气瓶,3-高强度绷带,4-阀芯,5-手轮,6-摄像头,7-减速机,8-声发射探头,9-视频图像显示器,10-减速机开关,11-声发射仪,12-电缆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装有危险易爆混合介质气瓶的远程排放系统及其操作方法,如图1所示,
(1)将装有20%氢气和80%氧气的混合介质的40升气瓶2横卧于底座1上,气瓶阀门出口处靠近减速机一侧;
(2)用高强度绷带3将气瓶2固定于底座1上,气瓶2出气口处的阀芯4通过插接的方式与手轮5的插孔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未经南京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03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可伸缩的隧道窑顶结构
- 下一篇:用于车载系统水管干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