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检测转基因抗蚜棉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10888.2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5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汤清波;闫凤鸣;崔金杰;马英;雒珺瑜;卢绍辉;白素芬;李为争;高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张欣棠 |
地址: | 450002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检测 转基因 抗蚜棉 方法 | ||
1.一种快速检测转基因抗蚜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 设备和待测材料的准备
检测仪器为昆虫刺吸电位仪(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检测的转基因棉花生育期为4-5片真叶期,用水溶性导电银胶将1头棉蚜的背板和一根金丝电极相连,放置该棉蚜于待测转基因棉苗叶背上适应1-3小时后,金丝电极的另外一端连接昆虫刺吸电位仪;
⑵ 检测和记录
检测开始,棉蚜在转基因棉花上的刺吸取食行为产生的一系列电信号经昆虫刺吸电位仪放大处理后,通过信号采集软件和模拟-数字转化卡记录在电脑硬盘上,记录一段时间后结束;
⑶ 信号分析和计算
利用分析软件分析每头棉蚜口器口针在测定转基因棉花叶片韧皮部筛管中被动吸食汁液对应波形出现的时间总和,计算该时间总和占测定时间的百分比,然后计算所有测定的棉蚜该百分比的平均值;
⑷ 判断转基因棉花是否为转基因抗蚜棉
判断标准是:对于一个测定的棉花品系,棉蚜口针在该品系棉花叶片韧皮部筛管中的被动吸食汁液对应波形出现的时间总和测定时间的百分比小于10%,则该棉花为转基因抗蚜棉;棉蚜口针在棉花韧皮部筛管中被动吸食汁液对应波形出现的时间总和占测定时间的百分比大于20%,则该棉花为非转基因抗蚜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检测转基因抗蚜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⑴中的检测仪器昆虫刺吸电位仪(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系荷兰Wageningen University生产,为4通道(Giga4型号)或者8通道(Giga8型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检测转基因抗蚜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⑴中昆虫刺吸电位仪每个通道每次只能测定一株待测转基因棉苗,4通道型号或者8通道型号可以同时检测4株或者8株待测转基因棉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检测转基因抗蚜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⑴中的一根金丝电极的一端只能连接1头棉蚜,另外一端连接在刺吸电位仪的一个通道上,刺吸电位仪的一个通道只能连接一根金丝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检测转基因抗蚜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⑴中每株待测转基因棉苗上只能放置1头棉蚜无翅成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检测转基因抗蚜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品系的待测转基因棉苗至少要成功测定20株,每株棉苗和每头棉蚜只能使用一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检测转基因抗蚜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⑵测定记录的时间为4-6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检测转基因抗蚜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⑷中棉蚜口针在棉花叶片韧皮部筛管中被动吸食汁液对应波形出现的时间总和占测定时间的百分比为所有测定蚜虫该百分比的平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088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