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11289.2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8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奚肇庆;周勤妹;熊宁宁;刘志辉;李七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539 | 分类号: | A61K36/539;A61P11/00;A61P31/12;A61K3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王荷英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病毒性 上呼吸道 感染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饮片制成:羌活6~14份、薄荷6~12份、柴胡8~12份、黄芩9~12份、青蒿8~12份、石膏15~40份、大青叶12~18份、鸭跖草10~15份和生甘草2~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所述中药饮片各组分的重量份为:羌活10份、薄荷10份、柴胡10份、黄芩10份、青蒿10份、石膏30份、大青叶15份、鸭跖草15份和生甘草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其剂型是口服的颗粒剂、口服液、散剂、片剂、胶囊剂或丸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其剂型为颗粒剂、口服液或散剂。
5.一种权求1的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下步骤:
a.将薄荷、青蒿和羌活三中药饮片加水蒸馏,分离并收集挥发油,药渣备用;b.石膏先水煎30分钟,然后与步骤a中的药渣及柴胡、黄芩、大青叶、鸭跖草和生甘草五饮片合并共煎煮二次,每次加水量至少为生药重量的5倍,每次煎煮至少0.5小时,合并二次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c.清膏加乙醇混匀,冷藏12~24小时,滤过,得水提醇沉液;水提醇沉液回收乙醇,并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以上,得浸膏。
6.根据权求5所述的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薄荷、青蒿、羌活的加水量为该三组份重量的12倍量,并浸泡0.5~1小时后蒸馏,所述石膏水煎的加水量为石膏10倍重量。
7.根据权求5所述的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清膏加乙醇至醇重量含量为60%。
8.根据权求5或6或7所述的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柴胡、黄芩、大青叶、鸭跖草和生甘草在与石膏煎煮液合并之前预先用水浸泡0.5小时,与石膏煎煮液合并煎煮的第一次加水量为总饮片量的10倍重量,第二次为总饮片量的8倍重量。
9.根据权求8所述的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所述浸膏减压干燥1,粉碎成细粉,按剂型要求加入相应辅料,以常规工艺制成颗粒剂、散剂、片剂、胶囊剂或丸剂,或直接将浸膏加水稀释,制成口服液。
10.根据权求9所述的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辅料是按细粉1∶1~3重量比例加入糊精,混匀,制粒,干燥,喷入挥发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医院,未经江苏省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128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