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救逃生用安全帽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11639.5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8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雨浔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雨浔 |
主分类号: | A42B3/20 | 分类号: | A42B3/20;A42B3/28;A62B18/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胡朝阳;孙洁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救 逃生 安全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帽,尤其是涉及一种自救逃生用安全帽。
背景技术
由于现有煤矿等所配备的自救与防护装备大多是固定放置在某一位置,矿井工人通常都只靠随身戴的一顶安全帽来防止重物击打脑部,在突发事故的时候矿工无法快速使用该等装备,因而在煤矿等发生瓦斯爆炸和有害气体超标事故时,井下矿工容易因缺氧和有害气体侵袭而失去生命,导致煤矿等一旦发生事故后,矿井工人生还几率非常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井下矿工容易因缺氧和有害气体侵袭而失去生命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自救逃生用安全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自救逃生用安全帽,包括帽壳和与帽壳连接且位于帽壳内的帽衬,所述帽壳与帽衬之间留有一缓冲间隙,所述自救逃生用安全帽还包括一与所述帽壳连接且可折叠在所述帽壳内的面罩,所述面罩上设置有一在面罩展开时可密封住人的嘴部和鼻部的密封呼吸部,所述密封呼吸部上设置有一可与氧气瓶连通的输氧管和一用于呼出气体的呼气软管。
所述密封呼吸部为一设置在面罩内充气膨胀的气囊,所述气囊上设有用于供鼻孔吸气的氧气吸孔。
所述自救逃生用安全帽还包括一用于过滤二氧化碳的清净室,所述清净室内设置有二氧化碳过滤剂,所述清净室具有一进气口和一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呼气软管连接,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密封呼吸部连接。
所述面罩的罩边设有一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由两根弧形弹性片构成,所述帽壳上设置有一可锁紧或松开所述弹性带的锁扣钮,所述面罩折叠在帽壳内并旋紧所述锁扣钮时,所述弹性带压缩收于锁扣钮的内侧并在锁扣钮作用下固定于帽壳上;当旋松所述锁扣钮时,所述弹性带从帽壳内弹出并展开带动面罩罩住人的面部。
所述自救逃生用安全帽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帽壳内侧的收紧导轨,所述弹性带在与收紧导轨相邻端连接有一弹簧部,所述弹簧部包括一与所述弹性带连接的弹簧,所述弹性带在展开时,所述弹簧部位于所述收紧导轨内,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上拉紧所述弹性带。
所述面罩上还设置有一透明的镜片,所述面罩展开时,所述镜片与人的眼镜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帽壳内侧还设置有一固定件,所述面罩上还设置有镜片支架,所述镜片支架一端与所述镜片可旋转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可旋转连接。
所述镜片支架由两铰接的连杆构成。
所述气囊上还设有一超压排气阀。
所述面罩折叠在所述缓冲间隙内。
所述面罩为阻燃面罩。
本发明通过在传统安全帽的基础上增设一可折叠的面罩,并在面罩上设置一在面罩展开时可密封住人的嘴部和鼻部的密封呼吸部,所述密封呼吸部上设置有一可与氧气瓶连通的输氧管和一用于呼出气体的呼气软管。在实际使用时,将输氧管与氧气瓶连接,从而使在发生事故导致缺氧或有害气体侵袭时,拉下面罩,打开氧气瓶对密封呼吸部供氧,即可通过密封呼吸部吸收氧气,杜绝了缺氧或有害气体对人的伤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自救逃生用安全帽的面罩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自救逃生用安全帽的面罩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自救逃生用安全帽在面罩折叠状态时弹性带在收紧导轨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自救逃生用安全帽在面罩展开状态时弹性带在收紧导轨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和图2。自救逃生用安全帽包括帽壳1、帽衬2和面罩3。其中:
帽壳1呈半球形,坚固、光滑并有一定弹性,具有一定的抗打击物的冲击和穿刺功能,其可由钢等材料支撑。帽壳1上设置有一清净室11、锁扣钮12、收紧导轨13和固定部14。其中:
清净室11设有一进气口和一出气口,其内置有二氧化碳过滤剂,可过滤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锁扣钮12用于锁紧面罩3于帽壳1上,以使面罩3折叠收容于帽壳内时不至于掉下展开,且在旋松锁扣钮12时,可将面罩从帽壳内放下展开。锁扣钮12设于帽壳1的侧边,以便于用手操作。锁扣钮12可为现有技术的各种结构,本发明并不限定其具体结构,只需要使其在面罩3折叠于帽壳内时能锁紧面罩3即可。
收紧导轨13上下方向设置在帽壳内,主要用于面罩展开时收紧面罩用。
帽衬2与帽壳1连接且位于帽壳内,其与帽壳之间留有一缓冲间隙4,可缓冲、分散瞬时冲击力,从而避免或减轻冲击力对头部的直接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雨浔,未经张雨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16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带卷绕装置及旋转检测部件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附加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