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损探伤标准样管制作中内窥镜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11787.7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5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郭瑞卿;高景华;耿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4 | 分类号: | G01N21/954;G01N29/30;G01N27/9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吕志英 |
地址: | 30030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损 探伤 标准 制作 内窥镜 操作方法 | ||
1.一种无损探伤标准样管制作中内窥镜操作方法,该方法使用视频工业内窥镜,不破坏被检测物体的表面、准确地观察物体内部表面结构或工作状态,该操作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刻槽设备定距、定位
标准样管上的所要刻的槽距离管端的距离要准确,通过刻伤机上的带有1.5m刻度的长杆把刀座送入到1.5m的位置,运用工业内窥镜观察时,在内窥镜的直杆上做1.5m刻度定距;在刻槽时,在标准样管上做一记号,记下所刻槽在标准样管位置上的圆周角度,运用工业内窥镜观察时,即可找到槽;
(2)碳刀调整
刻槽时,刻伤机上的电极夹持器通过顶丝在标准样管端部固定碳刀,然后用步骤(1)中带有1.5m刻度的长杆推入到距离标准样管端部1.5m的位置,按标准要求刻制的槽与标准样管轴线之间的角度小于±2°,槽深度误差小于±15%;如果碳刀一端与标准样管内表面接触,另一端没接触,这时开始刻槽,会造成刻出的槽一头深一头浅,即有可能超出槽的深度误差,为了确保刻槽的准确性,运用工业内窥镜伸入到样管内部1.5m处,观察碳刀与样管内表面贴合情况,贴合情况不好就要重新固定碳刀,以减少样管内槽的深浅不同,在刻槽前观察标准样管刻槽部位和观察刀座将要占据的位置,去除刻槽时标准样管表面上出现的杂质,避免使碳刀角度偏离标准样管母线;
(3)刻伤过程监控
在刻槽进行中,由于样管表面有不导电物质或碳刀固定不紧,导致碳刀部分有火花而影响刻槽精度,利用工业内窥镜进行观察产生火花情况,进行判断;当观察到部分有火花时,应立即停止刻槽,去除标准样管上的不导电物质,再重新刻槽,并重新固定碳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178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