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化标识网络移动性管理系统、方法及路由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11818.9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8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翟羽佳;王钺;袁坚;山秀明;刘琪;任勇;冯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W8/02;H04W6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苏培华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标识 网络 移动性 管理 系统 方法 路由 | ||
1.一种一体化标识网络移动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将网络划分成多个管理域,每个管理域有多个子网且配有一个标识映射服务器IMS,一组IMS构成基于DHT的Overlay网络;
网络中每个移动节点MN有三个标识:接入标识AID、交换路由标识RID、数据对象标识oID,其中oID通过对AID进行Hash运算得到,在Overlay网络中使用;Overlay网络中每个IMS都有一个节点标识nID,通过对IMS的AID进行Hash运算得到;Overlay网络中的IMS负责维护MN的标识映射关系<oID/AID,RID>;每个接入交换路由器ASR使用本地用户映射表维护位于其网络范围内的终端的<AID,RID>映射关系,并利用对端用户映射表记录正在与其子网内终端通信的用户的<AID,RID>映射关系。
2.一种路由方法,其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标识网络移动性管理系统中,所述路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初始化,设置如下参数:决策时刻k=0,初始状态s中的节点标识项i为目的节点的nID,即i=destination′snID,初始的期望报酬函数
其中,状态是定义在|M|+1维状态空间S=M×D1×D2×...×D|M|中的一个元素,M为可能的IMS的nID的集合,Dm(m∈|M|)为到达可能的IMS的传输延时的集合,i为当前所处IMS的nID,im为IMSi的路由表中可选择的第m个IMS的nID,为IMS i到IMS im的传输延时,|M|为集合M的势,为从时刻0到时刻k的期望报酬总和;
步骤(2):判断迭代是否可以结束:如果没有找到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所有可能的路由路径,即如果存在状态s中的节点标识项i不等于源节点nID,即如果则需要继续迭代,令k=k+1,执行步骤(3);否则,得到最优路径
流程终止,以该最优路径作为在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传递消息的路由路径,其中,是决策时刻k的最优决策函数,k∈N,N为自然数集;
步骤(3):除去那些已经在相应路径上出现过的节点,对每一个可能的下一跳节点sk∈S,计算Bellman最优方程
并记集合其中确定k阶段的决策规则
其中,Ak(sk)为当系统处于状态sk∈S时,决策者可用的决策集合,p(s|sk,a)为当系统处于状态sk,采用决策a∈A(sk)时,在下一个决策时刻处于状态s的概率,报酬rk(sk,a)是定义在sk∈S和a∈A(sk)上的实值函数,这里rk(sk,a)=ω1fo(sk,a)+ω2fd(sk,a),ω1,ω2>0,rk(sk,a)依赖于距离利益函数fo(sk,a)和延时利益函数fd(sk,a),前者的定义基于距离oID越近利益越高的原则,后者的定义基于选择延时越小的链路利益越高的原则,具体为:
步骤(4):返回步骤(2),进行下一次迭代。
3.一种一体化标识网络移动性管理方法,应用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当MN从一台ASR移动到另一台ASR时,按以下步骤进行标识映射关系的更新:
步骤(1.1):MN在移动的过程中,通过移动检测,确定MN已经进入当前ASR覆盖的子网;
步骤(1.2):当前的ASR为MN分配RID,建立新的<AID,RID>映射关系;
步骤(1.3):当前的ASR将所述的新映射关系汇报给其自举标识映射服务器aIMS,其为物理上距离所述ASR最近的IMS;
步骤(1.4):所述aIMS通过对所述MN的AID进行Hash运算,获得所述MN的oID,并向Overlay网络中注册新映射关系<oID/AID,RID>,使用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由方法将该映射关系告知所述MN的家乡标识映射服务器hIMS,其为nID与该MN的oID最接近的IMS;
步骤(1.5):所述MN将其新映射关系<AID,RID>告知正在与其通信的通信对端节点CN;
步骤(2):当CN向MN发起呼叫时,按以下步骤建立通信连接:
步骤(2.1):作为通信发起方的CN向被呼叫的MN发送数据包,该数据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是接入标识对(AIDCN,AIDMN);
步骤(2.2):当所述CN所属的接入交换路由器ASRCN收到该CN发送的第一个数据包后,通过该ASRCN的自举标识映射服务器cIMS,使用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由方法,向Overlay网络发送所述MN的映射关系的查询请求;
步骤(2.3):当所述MN的hIMS收到查询请求后,获得所述MN的标识映射关系<OIDMN/AIDMN,RIDMN>,使用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由方法,通过Overlay网络向所述cIMS发送查询响应;
步骤(2.4):所述cIMS收到包含<AIDMN,RIDMN>的响应消息后,将该消息转发给所述ASRCN;
步骤(2.5):所述ASRCN将收到的映射关系<AIDMN,RIDMN>存储到其对端用户映射表中,并将发往MN的数据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替换为交换路由标识对(RIDCN,RIDMN),而后转发替换后的数据包;
步骤(2.6):所述ASRMN收到所述数据包后,如果其对端用户映射表中有CN的标识映射关系,则将该映射关系取出,执行步骤(2.7);如果没有所述映射关系,则由所述aIMS通过Overlay网络、使用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由方法进行查询;
步骤(2.7):获得所述CN的映射关系<AIDCN,RIDCN>后,将数据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替换回接入标识对(AIDCN,AIDMN),并将替换后的数据包进行转发给所述M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181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修复方法
- 下一篇:通信网元、时钟频率校正系统及校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