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扇及其叶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11984.9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6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鸿;李宗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32 | 分类号: | F04D29/32;F04D29/38;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及其 叶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及其叶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改善叶轮翼端间隙泄压的风扇及其叶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装置的蓬勃发展,其效能也随之大幅度提升,使得散热装置或散热系统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配备之一,若电子装置产生的热能无法妥善逸散至电子装置外,则可能会造成电子装置因过热而导致效能变差、甚至于可能出现短路或烧毁的情形,因此,在电子装置内部或周边设置高效能的散热装置为极重要的课题,同时,提高散热装置的效率也为业界持续精进研发的重要项目之一。
最常被广泛使用的散热装置为风扇,请参阅图1A,现有风扇1具有扇框11、设置于扇框11内的轮毂12以及连接于轮毂12的叶片13,通过设置于轮毂12内的马达(未图示)的作动,以带动轮毂12转动,并使得轮毂12周边设置的叶片13随之旋转而引动气流,以进行散热。
请同时参阅图1A及图1B,当现有风扇1运转时,由于叶片13是倾斜状的,其叶片13的翼端130与扇框11内壁面会具有一间隙11a。在没有背压的情况下,气流会由叶片13的压力面131经由翼端130与扇框11之间的间隙11a而流向叶片13的吸力面132(如图1B中箭号A所示的气流方向),这种情形将造成局部压力散失,同时会在叶片13的吸力面132造成压力震荡,进而导致风扇1会因气流于间隙11a中上下扰动而使得宽、窄频噪音升高,同时更会减少风量传递,进而导致风扇1的效能降低。
请参阅图1C,当在有背压的情况下,由于叶片13的压力面131的压力值更高,因此,气流更容易由叶片13的翼端130与扇框11之间的间隙11a漏出,且漏出的气流会在叶片13的吸力面132形成涡流(如1C图中箭号B所示的气流方向),如此一来,将会使得吸力面132的流场压力震荡更为严重,并使得风扇1的输出静压降低,进而导致风扇1的效率也随之降低。
一般而言,若扇框11与叶片13之间的间隙11a较小的话,其发生扰流的情况越少,相对的风扇1的效率也将较高。然而,现有的风扇1通常会局限于现有的材料强度、同时需考量到其会不会产生变形的情况,因此,该间隙11a必须随着风扇1的尺寸而维持相对应的大小,无法任意缩减间隙11a的大小。在此情况下,若无其他可改善叶片13的翼端130的间隙11a泄压问题的相关解决之道,则会使得风扇1的压力值下降,即性能损失、效率降低,同时更会产生噪音提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及其叶轮,特别是一种可提升效率、降低噪音及泄压问题的风扇及其叶轮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较广义实施状态为提供一种叶轮,适用于风扇,其包括轮毂以及多个叶片,叶片连接于轮毂,每一叶片包括连接于轮毂的基部,以及相对于基部的翼端,其中翼端的叶片厚度大于基部的叶片厚度,且叶片于翼端具有导流部。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导流部为斜切面。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斜切面为平坦斜切面、曲形斜切面或弧形斜切面。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叶片还包括端面,位于翼端,端面邻接于斜切面。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叶片于一侧具有第一曲面,斜切面邻接于第一曲面及端面之间。该叶片相对于该第一曲面的另一侧具有一第二曲面,该端面邻接于斜切面及第二曲面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端面大致垂直于第一曲面或第二曲面。
该导流部也可直接邻接于第一曲面及第二曲面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叶片的厚度大致沿基部向翼端的方向递增。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导流部的深度为固定深度。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导流部的深度也可随叶片厚度而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导流部位于该翼端长度1/3至2/3处的深度为叶片厚度的3/10至1倍。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导流部位于翼端长度1/3至2/3处的宽度为导流部的深度的4/10至1倍。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导流部的宽度随叶片弦长而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翼端还具有前端部及后端部,导流部具有前导端及后导端,导流部的前导端与翼端的前端部相叠合,导流部的后导端不与翼端的后端部相叠合。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翼端还具有前端部及后端部,导流部具有前导端及后导端,导流部的后导端与翼端的后端部相叠合,导流部的前导端不与翼端的前端部相叠合。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翼端还具有前端部及后端部,导流部具有前导端及后导端,导流部的前导端与翼端的前端部相叠合,导流部的后导端也与翼端的后端部相叠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19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面板
- 下一篇:卧式直线四边砂轮式玻璃倒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