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无氧铜多级降压收集极及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12109.2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3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赵世柯;刘柳萍;肖东梅;樊会明;苏小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23/027 | 分类号: | H01J23/027;H01J25/34;H01J9/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氧铜 多级 降压 收集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碳-无氧铜多级降压收集极,包括降压收集极电极、绝缘瓷件、外套筒、电极引线;其特征在于,降压收集极电极包括无氧铜基底和碳层两部分,除了无氧铜基底柱状外周圆表面部分,在无氧铜基底内外表面都覆有碳层;无氧铜基底下端与电极引线电连接;将无氧铜基底、绝缘瓷件、外套筒同心套置,无氧铜基底柱状外周圆表面的无涂层区域,与绝缘瓷件内孔表面固接,绝缘瓷件外周圆与外套筒内周圆固接,成单级降压收集极,电极引线由绝缘瓷件的引线孔中伸出;再将多个单级降压收集极按需要组装成多级降压收集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无氧铜多级降压收集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收集极电极,表面碳层厚度为5-15μm;在无氧铜基底与碳层之间设有钛过渡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无氧铜多级降压收集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瓷件,为95%、99%氧化铝或氧化铍陶瓷,经金属化处理,表面镀镍;电极引线为镍丝;外套筒以无磁蒙乃尔材料制作,壁厚≥0.8mm。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降压收集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依据需要制备降压收集极电极、绝缘瓷件、外套筒备用;
B)将电极引线与降压收集极电极固接;
C)将带有电极引线的降压收集极电极与绝缘瓷件、外套筒同心套置,焊接为一体,得一单级降压收集极;
D)按需要,将多个单级降压收集极叠置固接成多级降压收集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制备降压收集极电极,将无氧铜基底冲压成型,在无氧铜基底表面的非焊接区域覆设钛过渡层,再用物理气相沉积方法在过渡层表面沉积碳层;覆设钛过渡层、碳层的过程中,用不锈钢挡具将无氧铜基底与绝缘瓷件焊接区域遮挡起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制备绝缘瓷件,对焊接面采用常规的高温Mo-Mn法进行金属化处理后,电镀镍层、烧氢处理;车制外套筒。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步,是在氢炉或真空炉中,用焊料丝将φ0.3-0.6mm的镍丝钎焊在降压收集极电极的无氧铜基底的引线孔上,作为电极的引线;升、降温速率10-40℃/分钟,焊接温度高于指示焊料熔化温度10-20℃,保温1-5分钟。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步,包括步骤:
1)按照单级降压收集极组装要求,将降压收集极电极、绝缘瓷件、外套筒依次装配在经过黑化处理的不锈钢模具上,在焊缝上安放φ0.4-0.6mm焊料丝;
2)再放入氢炉或真空炉中,焊接温度高于指示焊料熔化温度20-40℃,升、降温速率10-20℃/分钟,保温1-5分钟,得单极收集极成品。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步,包括步骤:
a)按照多级降压收集极整体组装结构要求,在模具中,将多个经C)步骤焊接好的单极收集极组装成多级降压收集极;b)再放入氢炉或真空炉中焊接,焊接温度高于指示焊料熔化温度10-20℃,升、降温速率10-20℃/分钟,保温1-5分钟,得多级降压收集极成品;c)检测,确定合格品。
10.如权利要求7、8或9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钎焊焊料丝为纯Ag、Au-Cu或Ag-Cu共晶焊料;焊接真空气氛,为焊料熔化时真空压强<3×10-3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210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功率直流电度表
- 下一篇:一种基于稳压二极管的过压检测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