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点带石斑鱼防控虾类传染性疾病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13508.0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0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国;陈锚;陈勇贵;翁少萍;刘贤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27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点带 石斑鱼 防控虾类 传染 性疾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涉及一种防控虾类传染性疾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虾是全球重要的水生经济动物之一, 是国际上贸易最活跃的种类之一,也是我国水产品出口优势品种,2009年养殖产量130.3 万吨,出口量18.8万吨,出口额12.3亿美元,产值超过300亿元。单品种一般贸易中出口额位居第一。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迅猛发展, 中国再次成为全球养虾的第一大国。但是,由于种苗质量的退化、养殖密度的盲目提高、海水的污染、药物的滥用、营养不合理、管理不善等客观原因,致使对虾的病害不断发生。一般认为,对虾发病是对虾、病原和环境三者互相作用的结果。很多对虾病是多种病原或多种病因的。根据这个结论,预防对虾传染性疾病的暴发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切断病原,也就是切断对虾传染性疾病的两个传播途径;其次,改善养殖环境,使水质理化因子达到对虾最适宜生长的状态;再次,提高对虾的免疫力,可以选择经过严格选育对某些病毒和恶劣环境具有抗性的品系,在养殖过程中添加能够提高对虾免疫力的药品;最后,科学的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虽然大量的学者在对虾疾病防治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对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自1992年对虾白斑综合症暴发流行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依然没有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彻底防止对虾疾病的暴发流行。对虾疾病的暴发流行已经给我国的对虾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估计,每年的经济损失高达30亿元。
由于虾残食同类的习性是导致对虾传染性疾病的暴发流行的一个主要因素。清除对虾养殖池内的病虾是防止对虾疾病传播的一种方法。但是,目前的人工清除病虾的方法存在发现不及时、清除不彻底等的局限,很难控制对虾传染性疾病的暴发。此外,业内也有一些对虾养殖模式采用了鱼虾混养的方法进行虾病的防控。但是,由于对鱼类品种、数量、规格和投放时间的选择上不能采取正确方法,往往收不到理想的效果。对虾病害问题仍然制约了对虾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虾相互残食的习性是导致对虾传染性疾病的暴发流行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对虾养殖过程中,由于个体抗病力的差异,个别体质弱、抗病力差的对虾对外界环境的改变比较敏感,首先发病甚至死亡,健康个体捕食到这样的病死虾,就会导致传染性病原体(细菌/病毒)在对虾群体内传播,引起更多虾的死亡,最终养殖失败。如何及时、彻底清除对虾养殖池中的病虾成为控制对虾疾病暴发的关键技术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点带石斑鱼的食性,在高盐度海水养殖区的对虾养殖池内投放一定规格和数量的点带石斑鱼,让其捕食病弱虾和死虾,从而达到切断对虾疾病传播途径,控制对虾疾病的暴发流行的目的。
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在高盐度海水中投放对虾苗,投放量为8万~10万尾/亩,当对虾养殖到0.3~0.7克时,投放重量0.10~0.15kg/尾的点带石斑鱼,投放量15~20尾/亩。
其中高盐度海水的盐度范围为15~40‰。所养殖的对虾可以是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或中国对虾。
本发明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综合考虑了点带石斑鱼的食性、虾病的传播力和当前的对虾养殖技术等因素,确定防控对虾传染性疾病的方法。可采用如下优选方案:
1、在高盐度海水虾类养殖区的虾池内投放8万~10万尾/亩的虾苗。
2、对虾养殖到0.3~0.7克时,规格在0.10~0.15kg/尾左右的点带石斑鱼,按照15~20尾/亩投放。
3、投放点带石斑鱼前后,虾池的养殖管理比照正常的管理方法。
步骤1中所述的高盐度海水的盐度范围在15~40‰之间。所述的虾池包括目前所有适用于虾类人工养殖的。所述的虾苗包括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中国对虾等适于在盐度15~40‰内养殖的虾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0.10~0.15kg/尾左右的点带石斑鱼在虾类养殖池中先摄食病死虾,健康虾由于其习性被摄食到的几率非常小。这一特点解决了由于猎食健康虾造成养殖虾类存活率低的问题。
2、点带石斑鱼能先于健康虾发现并摄食到病死虾,能有较阻止健康虾摄食病虾,从而阻断了病害的传播途径。
3、点带石斑鱼能及时发现并摄食病死虾,减少了人工巡塘清除病死虾的工作量,提高了清除病死虾的效率,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成功率。
4、利用点带石斑鱼防控对虾疾病的暴发流行,减少了各种防治对虾病害药物的使用。一方面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有利于对虾品质的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35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雪莲总倍半萜内酯的应用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添加牙膏的牙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