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胀紧联结套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14131.0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2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叶笃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精基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09 | 分类号: | F16D1/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浙江省温州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胀紧联结套,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轴和轴上零件的联结,以传递转矩、轴向力或者两者复合负荷的胀紧联结套。
背景技术
胀紧联结套简称胀套,胀套联结有以下几种类型:Z1、Z2、Z3、Z4、Z5、Z6、Z9、Z12型胀套。胀套是在轴和毂孔之间装入一对或数对以内、外锥面贴合的环形部件,通过拧紧螺栓产生轴向压入力,在轴向力的作用下,内锥套缩小,外锥套胀大,使账套分别和轴孔形成过盈结合,靠过盈产生的摩擦力传递轴向力、转矩或二者复合作用的载荷。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较低,工作可靠,装拆、维护均较简便,传递转矩较大。胀套作为一种新的轴毂连接方式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Z1、Z2、Z3、Z4、Z5型胀套已标准化,标准号为GB5867-86。Z3、Z6、Z9、Z12型胀套广泛用于重型载荷下机械联结的一种先进基础传动件,其标准号为JB/T7934-1999。
胀套联结比过盈配合、键与花键连接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定心精度好;制造和安装简单,安装胀套的轴和孔的加工不像过盈配合那样要求高精度的制造公差。安装胀套也无需加热、冷却或加压设备,只须螺钉按规定的力矩拧紧即可,并且调整方便,可以将轮毂在轴上很方便地调整到所需位置;具有良好的互换性,可用标准工具方便拆装,拆卸方便;胀套联结可以承受重载荷,可用于传动不平稳场合,如加速和制动;一个胀套不够,还可以多个串联使用;胀套联结是靠摩擦传动,对被联结件没有键槽的削弱,没有相对运动,胀套在涨紧后,无正反转的运动误差,适用于精密的运动链传动;胀套联结对污垢不敏感;且有安全保护作用,键槽、销等连接会因剪切应力对轴和轴套造成破坏,胀套联结在过载时胀套产后相对滑移,不会损伤被连接件,对机械部件起保护作用。
Z12型胀套为重型机械标准中常用胀套,各锥环锥度相同,对中精度较高,可传递较大载荷,同时还具有前面所述的优点。Z12型胀套基本结构(见图1),是由两个结构尺寸相同的两内环与带两侧相同内锥孔的外环及多个圆柱头内六角螺钉(性能等级为12.9级)组成,内环外圆锥面与外环内圆锥面为等锥度面,连接螺钉通过内环光孔连接两内环,缺点是当连结两内环螺钉工作时,外环锥面部分受力外胀,中间部分收缩,由于加工误差的存在螺钉极易刮伤外环体的光孔处,造成安装和拆装不便。Z12型胀套被联结轴直径范围为φ35-φ500mm,胀套与轴结合面上压力范围为158-212MPa,与毂上结合面上压强范围为106-128MPa,轴上单位面积上压强与毂上单位面积上压强比例较大,被连接轴的性能比毂性能优越得多,轴材料相对毂材料要好,这就对被联接轴的性能要求相对较高,缺点是提高了用户的制造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胀紧联结套,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由于加工误差的存在螺钉极易刮伤外环体的光孔处,造成安装和拆装不便、性能差、成本高等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胀紧联结套,其结构包括中间体及中间体两侧的前后侧环;所述前后侧环分别套在中间体的两侧,并且前后侧环上均开设螺钉孔通过穿过其中的圆柱头内六角螺钉将前后侧环和中间体连接成一体;所述前后侧环内孔表面套在中间体两侧的外表面为圆锥面配合。
所述套在中间体前侧的前侧环内孔表面的锥度小于套在中间体后侧的后侧环内孔表面的锥度;所述中间体两侧的外面表的圆锥度分别和套在其上的前后侧环内孔表面锥度相吻合。
所述前侧环内孔表面的锥度为1∶7锥度;后侧环内孔表面的锥度为1∶6锥度;所述中间体前侧与前侧环配合的外表面锥度为1∶7锥度,中间体后侧与后侧环配合的外表面锥度为1∶6锥度。
所述中间体外圆周的中间部分整体呈开放式的齿轮型或者梅花形结构,所述穿过前后侧环螺钉孔的圆柱头内六角螺钉经过齿轮型或者梅花形中间体外圆周中间部分时与中间体保留间隙即圆柱头内六角螺钉与中间体互不相接触。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胀紧联结套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精基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精基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41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验证用户身份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精确控温肿瘤治疗仪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