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增强免抹灰免拆一体化保温模板和外墙保温施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14556.1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1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军;孙钢柱;常红星;袁国卿;赵遐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郑州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叶林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9/10 | 分类号: | E04G9/10;E04G21/00;E04B2/86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增强 抹灰 一体化 保温 模板 外墙 施工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外墙保温施工方法,具体是涉及一种外墙保温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建筑外保温技术进步,以及施工技术的不断革新,免拆墙膜在国内外得到开发应用。国外开发了一种混凝土模板——聚苯乙烯免拆模板,用于浇筑墙体,已用于住宅建筑和商业建筑。这种模板支膜浇注混凝土后,模板不拆卸,而是作为建筑的保温构造。若再将墙体的内外装饰考虑进来,那么主体承重结构、保温结构和内外装饰可一次完成;其施工过程简化后、施工速度之快是非常明显的。但是,由于模板强度小、刚度小,所以该技术只能用于简易房屋或低层房屋墙体施工。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外墙保温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外墙保温施工工艺。
技术方案:一种纤维增强免抹灰免拆一体化保温模板,在纤维混凝土板一侧表面上复合一层EPS集料层。
纤维混凝土板的厚度为20mm,EPS集料层厚度为50mm。
一种外墙保温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 预制出纤维混凝土板;
(2) 预制出在纤维砼一体化保温模板:a、在模具的底层首先制出纤维混凝土层,b、再在该模具纤维混凝土层上侧制出一层EPS集料层;
(3) 在预建墙体的位置处的两侧,以墙体厚度为间隔距离,分别竖向固定纤维砼模板和纤维砼复合保温板,该纤维砼模板和纤维砼复合保温板之间通过对拉螺栓固定在一起;
(4) 在纤维砼模板和纤维砼复合保温板之间设置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砼承重墙体。
利用碳纤维增强聚合物筋对拉螺栓对纤维混凝土板和一体化保温模板进行加固。
所述EPS集料层是由工业废料EPS颗粒与胶结材料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一种兼有模板、保温和抹灰等功能的一体化永久性免拆保温模板,代替外墙模板、外保温层和抹灰层满足外墙保温和抹灰层平整度要求。
2、安装本发明工艺施工,系统不用拆模,保温隔热和防水性能好,减少墙体厚度。
3、节省大量材料及人工,可以缩短工期。
4、能实现保温层和结构同寿命,打破目前规范规定的保温设计寿命25年的限制。
5、满足节能要求、永久性模板与基层的粘接力和面层平整度要求。
6、本发明作为剪力墙体结构的外墙保温体系。这种结构体系适用于高层及小高层建筑,可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建筑功能质量,提高建筑开发效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保温外墙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钢筋砼承重墙体,2为纤维混凝土板,3为EPS集料层(保温层),4为碳纤维增强聚合物筋对拉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纤维增强免抹灰免拆一体化保温模板,是在纤维混凝土板2一侧表面上复合一层EPS集料层3。
纤维混凝土板的厚度为18-22mm,EPS集料层厚度为47-52mm。
其中,纤维混凝土板的厚度为20mm,EPS集料层厚度为50mm。
实施例二:参见图1,一种外墙保温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 预制出纤维混凝土板;
(2) 预制出在纤维砼一体化保温模板:a、在模具的底层首先制出纤维混凝土层,b、再在该模具纤维混凝土层上侧制出一层EPS集料层;
(3) 在预建墙体的位置处的两侧,以墙体厚度为间隔距离,分别竖向固定纤维砼模板和纤维砼复合保温板,该纤维砼模板和纤维砼复合保温板之间通过碳纤维增强聚合物筋对拉螺栓固定在一起。
(4) 在纤维砼模板和纤维砼复合保温板之间设置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砼承重墙体。
本实施例中,一体化保温模板是采用工业废料EPS颗粒与胶结材料(水泥)和外加剂为原料,持力层为20mm纤维混凝土增强板,经过一定尺寸的模具将两层压制成保温模板。该保温模板主要有两种功能:混凝土浇筑期间作为墙体侧模;完成浇筑后作为墙体保温材料和抹灰层永久利用。
一体化保温模板保温层厚度安装线性建筑节能标准进行设计。该一体化保温板在工厂加工制作,在现场进行安装。但不同于大模板的是,他是一种永久性模板,还可作为外墙保温层和抹灰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郑州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叶林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郑州大学;郑州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叶林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45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号码关联通信方法、设备及网络
- 下一篇:一种确认CPU卡内数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