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极片成型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16117.4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7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侯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飞新达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B21D28/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赵彦雄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成型 加工 方法 | ||
1.一种电池极片成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提供一种平压试电池极片成型机,提供成型刀模,提供被加工电池极片;
S20,冲型,即电极成型;
S30,计算拉料距离,拉料;
S40,冲型;下一个电极成型;
S50,判断冲型次料是否达到一个循环周期,若否转S40步;
S60,判断是否收到停止信号,若是转S80步;
S70,转S20步;
S80,结束;
其中,被加工电池极片是长条状金属薄片,成型加工后电池极片二侧边缘对称地设置一组电极,各电极是宽度相等的突位;各电极间的距离呈周期性变化;S10步所述成型刀模包括两组刀刃,分别去电极两侧的部分,两组刀刃中间具有间隔,间隔界定出电极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成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两组刀刃沿电池极片长度方向的长度均小于或等于相邻电极的最小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成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30步所述的计算拉料距离,是指读取或计算所述前一电极至下一电极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成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两组刀刃沿电池极片长度方向的长度均小于或等于相邻电极的最小间距;S30步所述的计算拉料距离,是指读取或计算所述前一电极至下一电极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电池极片成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10步所述的电池极片成型机,包括依次设置的放料辊、接驳平台、放料张力控制器、第一纠偏部件、冲切部件、拉料辊筒、收料张力控制器、第二纠偏部件、收料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极片成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接料和纠偏料步骤:
S10a,放料辊是否缺料,若否,转第13步;
S20a,停机,接料,再启动;
S30a,实时调节放料张力;
S40a,第一次纠偏;
S10a步至S40a步为S20及S40步提供被加工电池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极片成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纠偏和收料步骤:
S10b,实时调节收料张力;
S20b,第二次纠偏;
S30b,收料;
S10b步至S30b步收卷S20步及S40步成型后的电池极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成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两组刀刃沿电池极片长度方向的长度均小于或等于相邻电极的最小间距;S30步所述的计算拉料距离,是指读取或计算所述前一电极至下一电极之间的距离;S10步所述的电池极片成型机,包括依次设置的放料辊、接驳平台、放料张力控制器、第一纠偏部件、冲切部件、拉料辊筒、收料张力控制器、第二纠偏部件、收料辊;该方法还包括接料和第一次纠偏料步骤:S10a,放料辊是否缺料,若否,转第13步;S20a,停机,接料,再启动;S30a,实时调节放料张力;S40a,第一次纠偏;S10a步至S40a步为S20及S40步提供被加工电池片;该方法还包括第二次纠偏和收料步骤:S10b,实时调节收料张力;S20b,第二次纠偏;S30b,收料;S10b步至S30b步收卷S20步及S40步成型后的电池极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飞新达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飞新达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611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伸缩式钻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