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标识注射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16184.6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8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袁侨英;朱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4;A61M5/32;A61M5/31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胡敬红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识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带标识的一次性注射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次性注射器一般都是包括了针筒、针头、针头帽和活塞四部分,在临床中,尤其是上规模的医院,针对不同的患者,医务人员配药后需知道药名、剂量、配药时间、浓度等信息,在同时配几支药时易造成混乱甚至造成药物混用,从而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易有误作的隐患。而且,现有的一次性的注射器针头帽一般利用外力直接套在针尖上,采用的是弹性形变连接,易造成针头帽脱离;使用时,针头帽分离,容易放丢,需要再次扣上时,又难找到原来的针头帽。另外,针头是直接利用外力套在针筒前端,在外力加大时连接较紧密,但难以于取下,在外力作用小时,连接较松易脱落。因此在需要连接和分离,很不方便,有必要对现有的一次性注射器进行结构改进。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观提示、便于操作的标识注射器,可通过标识中的标记来确定注射剂量,药物品种等,同时针头和针筒的特别设计,使用更安全,更方便。
带标识注射器,包括针筒、针头、针头帽和活塞,其特征在于:在活塞尾端和针筒后端粘贴有一标识贴,所述标识贴设有预开孔的撕开线,活塞往外移动时,所述撕开线开离。避免反复使用
所述标识贴为彩色。
所述标识贴设有标识区。
所述标识区设置有若干条预开孔的撕开线。
所述针筒的前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针头的尾部为螺纹连接。
所述连接管外壁设有外螺纹,针头的尾部设有内螺纹。
所述针头的尾部的外壁上设置有旋杆。
所述针头与针头帽为螺纹连接。
所述针筒的后端凸缘上设有卡口,所述卡口卡接于所述针头帽的外壁。
所述针筒的后端凸缘设有放置平面,使针筒上的刻度面朝上。
本发明在针筒与活塞的尾部粘上标识贴,随着活塞的移动,预开孔的撕开线断开,不影响注射器的使用。标识贴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各式各样,只要有明显的标识可以让医务人员区分开即可。标识贴可以根据的患者轻重、缓急设置成不同的颜色,可以设置标识区,填写药品的名称、配比,数量等,标识区可设有若干条预开孔的撕开线,在定时定量注射时,所谓活塞逐次推进时,相应的标识线被撕去,以提示、记录需要分次注射的数量及时间。标识贴用不干胶印刷,在需要撕开的部位,预先穿孔,撕开的部分可以再次粘贴于需要的地方。
为避免了在注射过程中针头容易发生脱离,或者需要时,针头不容易分离的弊端,优选针筒的前端设置有用于与针头尾管相连接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针头尾管之间采用螺纹配合,使之连接更牢固。
为了便于操作人员使用,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在针头尾管的外壁上设置有旋杆。
为克服实现针头帽分离和放置,所述针头与针头帽之间也采用螺纹连接。针头上采用外螺纹,针头帽内有外螺纹,旋动针头帽,针头与针头帽牢固连接一起。
针筒的后端凸缘上设有卡口,卡口尺寸与针头帽外径匹配,在使用针头需取下针头帽时,将针头帽卡接在卡口上,不易丢失。
所述针筒的后端凸缘设有放置平面,使针筒上的刻度面朝上,同时也使针筒不易滚动,使用非常方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直观提示,便于操作,让医生放心,患者贴心;一次性注射器通过采用螺纹连接,使针筒和针头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大,能够避免在使用过程中针头发生脱落的问题;通过采用旋杆结构,方便使用人员安装或者取下针头,使操作更为简便;针头帽与针头为螺纹连接,针头帽取下后可以卡接在卡口上,不易丢失,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标识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向视图,
图4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中各标号列示如下:
1-针筒,2-针头,3-活塞,4-连接管,5-旋杆,6-外螺纹,7-内螺纹,8-放置平面,9-卡口,10-标识贴,11-预开孔的撕开线,12-标识区,13-针头帽,14-后端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61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着板结构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液晶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