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逆变器智能充电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16993.7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2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谢缔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事特电力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10 | 分类号: | H02J7/1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卞华欣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变器 智能 充电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蓄电池用充电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逆变器智能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逆变器及UPS的充电方式多为固定充电电压及充电电流,而且充电状态也大多只有恒流恒压两个阶段,这种充电方式充电控制比较单一,一个充电电路只适合一种蓄电池,而市场上有多种蓄电池供应商,用户选择的时候每个蓄电池只能选择一种对应的充电器,选择比较单一;而且长期使用方法控制蓄电池充电,容易致使充电器充电电量不足、易老化、甚至损坏蓄电池,特别是在电压很低时,对于有“记忆效应”的蓄电池,经过反复多次充放电的累积效应会产生“一充就满,一用就完”的现象,电池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方便的,可以适用于多种蓄电池的,可以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的逆变器智能充电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一种逆变器智能充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开始,数值设定模块设定初始值,初始值包括充电电流I设定值、开始恒流充电的电压V1、恒压阶段的充电电压V2、浮充阶段的浮充电压V3、蓄电池电压正常的额定值V4、结束浮充电压V6;
B:根据电池电压检测电路检测的蓄电池电压V信息判断充电模式,如果V≤V4,则进入H步骤,如果V4<V<V2,则进入C步骤;如果V≥V2,则进入D步骤;
C:启动恒流充电模式,可编程数字控制器根据Iline=V*I设定值/Vline*P计算得出Iline的值,可编程数字控制器将Iline与输入检测电路反馈回来的电流值进行比较,来判断充电控制电路的PWM脉宽的加减,稳定充电电流,Iline为输入电流,V为蓄电池电压,I设定值为通过数值设定模块设定的充电电流值,Vline为输入电压,P为充电效率,通过电池电压检测电路检测蓄电池电压V,当V=V1,蓄电池电压V达到V1时,开始记录恒流充电时间T0,当V=V2时,结束恒流充电状态,转入B步骤;
D:启动恒压充电模式,开始记录恒压充电时间T1;
E:通过电池电压检测电路检测蓄电池电压V,用设定的恒压充电值V2做基准,进行比较,调整充电控制电路的PWM脉宽,使蓄电池端电压V恒定在设定的电压值V2;
F:当恒压充电时间T1=NT0时,结束恒压充电状态,进入G步骤,T1<NT0时,进入转到步骤E,t0≤T1≤t1,t0>0;
G:启动浮充电模式,开始记录浮充时间T2,通过电池电压检测电路检测蓄电池电压V,当V<V3时,开启小电流充电功能,当V≥V3时关闭充电;
H:进行大电流充电m小时,当在m小时结束时V还小于V4,则判断该蓄电池坏掉,如果V逐渐增加到V4,则为第一次充电,进入步骤A。
其中,H步骤中:当T2浮充电状态持续10天,或者重新加入AC,或者蓄电池端电压V<结束浮充电压V6时,结束浮充电,转入A步骤。
其中,C步骤前还包括C1:首先充电控制电路的PWM脉宽在固定步长内慢慢变宽,小电流充电10秒后,PWM脉宽会继续变宽达到设定充电电流。
其中,步骤F中的N=9、10、11或者12。
其中,步骤F中的t0=1小时,t1=12小时。
其中,步骤H中,m=0.5小时、1小时或者2小时。
其中,充电控制电路包括全桥逆变控制电路及变压器,全桥逆变控制电路包括:IGBT场效应管Q1、Q2、Q3、Q4,Q1、Q2、Q3、Q4的栅极分别与可编程数字控制器连接;
Q1的集电极、Q2的集电极与蓄电池正极连接;
Q1的发射极与Q3的集电极、变压器的初级触头TX1连接;
Q2的发射极与Q4的集电极、变压器的初级触头TX2连接;
Q3的发射极与Q4的发射极接地。
其中,可编程数字控制器型号为:SH79F161。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一种逆变器智能充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开始,数值设定模块设定初始值,初始值包括充电电流I设定值、开始恒流充电的电压V1、恒压阶段的充电电压V2、浮充阶段的浮充电压V3、蓄电池电压正常的额定值V4、结束浮充电压V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事特电力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易事特电力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69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伺服电机转子的结构及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浸渍布层压木质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