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期保持捕食线虫真菌活性的保存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17000.8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6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燕;周勋波;毕建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海燕 |
主分类号: | C12N1/04 | 分类号: | C12N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18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期 保持 捕食 线虫 真菌 活性 保存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期保持捕食线虫真菌活性的保存方法。适用于植物线虫生防菌,动物寄生线虫生防菌及微生物学等研究.
背景技术
自然界中存在一部分可以捕食、寄生或定殖于线虫上的真菌,这类真菌为食线虫真菌。其中通过营养菌丝特化的捕食器官如粘性菌丝,粘性分枝,粘性网,粘性球,收缩环及非收缩环来捕捉线虫,这一类食线虫真菌为捕食线虫真菌。捕食线虫真菌是对植物寄生线虫的防治具有潜在能力的一类生防菌。但研究人员在研究的过程中,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进一步研究时,涉及到菌种的保存问题。因此,一个好的保存方法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常用的保存法为试管斜面培养基。其方法是将待保存菌种接入PDA或玉米粉琼脂试管培养基内斜面,在25℃下培养2-3天,然后置于4℃条件下保存。这种保存方法存在的不足是:保存时间短,仅为半年,且很容易受螨类污染,占用空间大,易破碎,不易携带,转管频率高,成本相对高,易降低真菌的捕食能力,影响研究进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常规保存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长期保持捕食线虫真菌活性的保存方法,利用饱和含水量的自然土壤在离心管内尤其是在微量离心管内长期保存捕食线虫真菌,捕食线虫在接近自然条件下,保持其活性,延长保存时间,从而用于进一步研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步:培养基的制备
在离心管中装入三分之一管体积的饱和含水量的自然土壤,用铝箔包裹离心管,在121℃条件下对离心管和内部的土壤高压灭菌1小时即刻。
第二步:待存菌种的培养与保存
在无菌条件下,将需要保存的菌种转入离心管中的土壤表面,盖紧盖子,在25℃下培养2天,然后将培养好的菌种连同离心管在4℃条件下保存即可。
为了使保存菌种便于保存和携带,所述的离心管为1.5ml的微量离心管(英文名称eppendorf管,简称EP管)。
本发明的优点是:
1、通过利用饱和含水量的土壤对菌种保存,其条件接近菌种在培养基的水分条件,其中的土壤更接近捕食线虫真菌的自然生存环境,所以保存时间长。
2、避免了现有保存方法因多次转管而降低真菌的捕食能力,在保存期间管中带菌土壤可多次使用,克服了常规保存方法易被螨类取食污染,保存时间短等不足,为研究该菌种提供了便利。
3、利用EP管保存易携带,轻便,体积小,不易破碎,不易污染,保存基质来源广,易获得,成本低,保存期长。
为了验证本发明保存方法菌种的活力,在同等条件下利用本发明保存方法和现有保存方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发现利用本发明保存方法可以使捕食线虫真菌活性保存保持至少1年,而利用现有保存方法可以使捕食线虫真菌活性保存仅保持半年,这说明本发明方法保存远优于现有保存方法。
具体实施方法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保存方法的步骤。
第一步:制备饱和含水量的土壤
沿着漏斗内表面铺一层定性滤纸,让滤纸吸足水,将土壤放入漏斗内部(不要超过滤纸边缘),逐渐加水,直到滤纸折角处有一滴水且未滴下为止。
第二步:利用饱和含水量土壤制备培养基
将制备好的土壤用药匙转入1.5ml eppendorf管(简称EP管)中,土壤的量占EP管体积的三分之一,将EP敞口用铝箔包裹,小心放入高压灭菌锅中,,在121℃温度、20磅压力条件下灭菌1小时。
第三步:待存菌种的培养和保存
在无菌条件下,将需要保存的菌种转入EP管中土壤表面,盖紧盖子,在25℃下培养2天,然后将其放入冰箱在4℃条件下保存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海燕,未经吴海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70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力发电机叶轮地面拼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升式风电船桩腿建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