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硫化钴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17093.4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0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心宇;黄思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51/00 | 分类号: | C01G51/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孙伊滨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化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铁矿结构的二硫化钴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二硫化钴具有黄铁矿结构,有独特的催化性能及电、磁性能,同时在高功率锂电池及热电池中可以用作正极材料或正极材料的添加剂。现有的合成方法有:
1. 硫酸钴和硫化氢350℃反应合成,但硫化氢气体毒性大,对环境安全有一定威胁。
2. 在有机或水溶剂中低温反应合成二硫化钴,反应产物的结晶度低、杂质含量高,并且其过程都使用了有毒的甲苯、肼等化学品。
3.金属钴粉末与硫磺混合后密封于石英管中在700℃反应72小时得到硫化钴粗品,将硫化钴粗品粉碎后再与硫磺混合并密封于石英管中,在700℃反应168小时得到二硫化钴。由于钴粉与硫磺反应是放热反应易造成反应器内的温度高于444℃,反应温度高于硫磺的沸点444℃后,从理论上可以知道,如果石英管中的钴粉与硫磺过多,当温度高于硫的沸点后,将会造成石英管中的压力在短时间内增加,容易爆炸,所以每次的制备量不大。
4. 中国专利CN1594108A公开了一种常压体系合成高纯二硫化钴粉末的方法,将金属钴粉与硫磺粉混合均匀,放入耐高温石英管容器中,真空脱气后在氩气或氮气保护下置于有温度梯度的马弗炉内,常压下100~700℃保持1~20天热处理,冷却至室温,经破碎得到粗品;将粉碎后的粗品再与硫磺混合,然后置于耐高温石英管容器中,真空脱气后在氩气或氮气保护下常压下100~700℃保持1~20天,得到纯度99%二硫化钴。该方法为了避免硫磺与钴的剧烈反应发生爆炸,需要硫与钴在较低的100~200℃条件下长时间反应,前后分两次硫化,每次硫化的时间都在8天以上,制备时间过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安全快速又能批量地合成二硫化钴的方法。
本发明一种二硫化钴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一定量的金属钴粉置于一个一端封闭、中部弯曲的石英管的封闭端;
2.在石英管另一端装入一个事先压紧硫磺粉末的且一端封闭的小石英管,所述硫磺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1.5倍;
3.将上述石英管高温真空封闭,然后将该石英管置于管式扩散炉中,金属钴粉端在450~700℃,硫磺端在200~440℃条件下热处理5~50小时;冷却至室温后粉碎至200目,得钴硫化合物粗制品;
4.重复步骤1-3,但用步骤3所得粗制品代替步骤1的金属钴粉,钴硫化合物粗制品端在450~700℃,硫磺端在200~440℃条件下热处理5~50小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二硫化钴,纯度大于99%。
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一种合成二硫化钴的石英管,包括石英管本体,与现有技术不同是,石英管本体中部设置成弧形或倒“v”字形管,其中一端封闭。
本发明与现有的合成方法相比,整个合成过程未使用对环境有重大污染的试剂,不需要在高压反应釜中进行;使用中部弯曲的石英管,将钴粉与固态或液态硫磺分离,避免了温度大于400℃后钴粉与硫磺反应放出大量热,使得其中尚未反应的硫磺迅速升华为气态,造成石英管中的压力在短时间内增加引起爆炸。由于固态钴与气态硫磺反应所处位置可以设置到较高温度,有利于钴的硫化反应快速、完全,而硫磺所处温度略低于其沸点,反应管中的压力始终低于1个大气压强,使得反应器不会爆炸。
本发明所用的石英管中部弯曲,将钴粉与固态或液态硫磺分离,避免了温度大于400℃后钴粉与硫磺反应放出大量热,使得其中尚未反应的硫磺迅速升华为气态,造成石英管中的压力在短时间内增加引起爆炸。
本发明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更安全、环保、快速,并可以批量制备二硫化钴,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合成二硫化钴的石英管高温封闭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石英管 2.金属钴粉 3.硫磺 4.小石英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70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