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分离冶金矿浆中硫浮渣的溜槽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17803.3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0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肖功明;刘志祥;彭晓明;袁建明;孙天友;周正华;苗华磊;刘懿;彭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02 | 分类号: | C22B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分离 冶金 矿浆 浮渣 溜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冶炼设备,特别涉及硫化物的湿法冶炼过程中,用于分离冶金矿浆中硫浮渣的溜槽。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湿法炼锌工艺中,硫精矿、硫化物直接浸出一般在加压浸出或常压浸出反应器中进行浸出步骤,在硫化物直接浸出过程中,需要鼓入氧气或空气进行反应,在此过程中,所鼓入的气体形成一种浮选作用,导致硫精矿与部分硫化物浮选到矿浆表面。另一方面,硫化物分解后产生的单质硫等形成硫渣,这些硫渣因比重轻,会漂浮在矿浆表面,对于这部分浮渣,现有技术中通常的处理方法是在浓缩槽进行浓密以除去,但上述矿浆经浓密机处理后仍难以达到将这部分漂浮的硫浮渣完全与矿浆分离,而现有技术中的溜槽通常为槽式结构,未设置硫浮渣处理装置,无法对上述硫浮渣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致于上述硫浮渣随矿浆自溜槽进入下一道工序,这些硫浮渣中的硫化物、硫精矿在后续工序中更难以回收,也严重影响后续相关工序的生产控制,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溜槽需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分离冶金矿浆中硫浮渣的溜槽,它能除去漂浮于矿浆上的硫浮渣,使其与矿浆分离,避免漂浮的硫浮渣随矿浆进入下一道工序,影响后续相关工序的生产控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分离冶金矿浆中硫浮渣的溜槽,它包括槽体和设置于槽体尾端的矿浆下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体尾端设置有位于矿浆下料口后、垂直于槽体长度方向且低于槽体边的溢流板,所述的溢流板的另一侧设置有浮渣下料口,所述浮渣下料口所联接的出口管与矿浆下料口所联接的出口管平行下伸。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溢流板上边低于槽体边的高度。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溢流板上边低于槽体边的高度差为0.4-0.6米。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溢流板上边低于槽体边的高度差为0.5米。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浮渣下料口直径与矿浆下料口直径相同。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槽体顶部设置有覆盖封闭的盖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利用硫浮渣和浸出矿浆的比重差异,通过在矿浆溜槽内设置溢流板,通过调整溢流板的高度控制矿浆的高度,实现硫浮渣和矿浆的分离,它能除去漂浮于矿将上的硫浮渣,避免漂浮的硫浮渣随矿浆进入下一道工序,影响后续相关工序的生产控制,分离后的硫浮渣可进一步浸出或浮选加工,回收利用。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硫浮渣与矿浆分离效果好,经济效果显著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B—B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中:
1、溜槽,2、矿浆下料口,3、溢流板,4、浮渣下料口,5、矿浆,6、浮渣,7、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用于分离冶金矿浆中硫浮渣的溜槽1,它包括槽体和设置于槽体尾端的矿浆下料口2,槽体顶部由盖板7覆盖,槽体尾端设置有位于矿浆下料口2后、垂直于槽体长度方向且低于槽体边的溢流板3,溢流板的另一侧设置有浮渣下料口4,浮渣下料口所联接的出口管与矿浆下料口所联接的出口管平行下伸。硫化物进入溜槽1后,因比重差异,形成矿浆5与浮渣6的分层,浮渣6漂浮在矿浆5表面,溢流板3的高度设置为0.5米,矿浆5与浮渣6向下料口流动,当它们与溢流板3接触时,矿浆5受到溢流板3的阻碍,经矿浆下料口2流出,浮渣6继续向前流动,经浮渣下料口4流出后,进一步浸出或浮选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78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