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动缸座的锻压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17972.7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5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刘争辉;张会续;王雪;裴学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新达锻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杨大庆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缸 锻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锻压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动缸座的锻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的锻压模具多包括有上模和下模以及上、下模之间形成的模腔。对制造企业来说产品的质量和制造成本非常重要。目前,金属坯料在锻造过程中很容易被挤出模腔之外,造成锻出的锻件由于金属被过多的挤出模腔之外而出现产品缺肉的现象,从而致使产品质量差甚至报废。如果在锻造过程中锻件的飞边被挤到上、下模面之上,在连续的锻打过程中会加剧模具模面的磨损,降低模具寿命,从而增加锻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动缸座的锻压模具,解决锻压时,金属坯料被过多的从模腔中挤压出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动缸座的锻压模具,它包括上模和下模以及上模、下模之间形成的模腔,所述的上模和下模通过上模的凹锁扣和下模的凸锁扣适配定位;所述的上模和下模之间在模腔边缘还设置有飞边槽,所述的模腔和飞边槽之间设置有飞边桥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飞边桥部处的上模和下模的距离为飞边槽处的上模和下模的距离的1/3。
为了保证上模和下模的模面能充分接触而不至于错模,所述的上模的凹锁扣和下模的凸锁扣之间设置有3mm的间隙。
为了使模具吊装更方便,所述的上模对称两侧开设有起重孔。
为了使上、下模夹装固定更方便,所述的上模和下模对称两侧开设有燕尾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上模和下模之间在模腔边缘还设置有飞边槽,模腔和飞边槽之间设置有飞边桥部,金属坯料在锻压时不易被挤压出模腔之外,使其锻压出的锻件质量稳定,模具使用寿命长,锻造成本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动缸座的锻压模具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的剖视图。
图中:1.上模、2.下模、3.模腔、4.凸锁扣、5.凹锁扣、6.飞边桥部、7.飞边槽、8.起重孔、9.燕尾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制动缸座的锻压模具,它包括上模1和下模2以及上模1、下模2之间形成的模腔3;所述的上模和下模通过上模的凹锁扣5和下模的凸锁扣4适配定位,其凹锁扣5为在上模下端四周开设的凹型豁口,凸锁扣4为下模上端四周设置的凸起;为了保证上模和下模的模面能充分接触而不至于错模,所述的上模的凹锁扣和下模的凸锁扣之间设置有3mm的间隙。所述的上模和下模之间在模腔边缘还设置有飞边槽7;所述的模腔3和飞边槽7之间设置有飞边桥部6,所述的飞边桥部处的上模和下模的距离为飞边槽处的上模和下模的距离的1/3,这样飞边桥部对从模腔中挤压出的金属坯料产生阻力,迫使金属坯料充满模腔,而飞边槽可以用来容纳多余的金属,防止多余的金属坯料被挤压出。
进一步的,为了使模具吊装更方便,所述的上模对称两侧开设有起重孔8。为了使上模更方便的固定在模锻锤的锤头上和下模更方便的固定在模座的上面,所述的上模和下模对称两侧开设有燕尾槽9,通过键和楔固定。
在本发明中,由于上模和下模之间在模腔边缘还设置有飞边槽,模腔和飞边槽之间设置有飞边桥部,金属坯料在锻压时不易被挤压出模腔之外,使其锻压出的锻件质量稳定,模具使用寿命长,锻造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新达锻造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新达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79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箱
- 下一篇:基于有机聚合物和银纳米线的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