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蛇床子素在制备海洋防污涂料中的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618592.5 申请日: 2010-12-31
公开(公告)号: CN102093322A 公开(公告)日: 2011-06-15
发明(设计)人: 冯丹青;祁剑飞;柯才焕;王湛昌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大学
主分类号: C07D311/18 分类号: C07D311/18;C09D5/16
代理公司: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代理人: 马应森
地址: 361005 ***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蛇床子 制备 海洋 防污 涂料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蛇床子素的用途,特别涉及蛇床子素在制备海洋防污涂料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在海洋环境中,当一个物体浸入海水中之后,其表面首先发生微型污损,即细菌等微型生物附着到物体表面上,并在其上进行生长、繁殖;随后,大型藻类的孢子及海洋无脊椎动物如藤壶、贻贝和海鞘的幼体附着到物体表面上,该过程被称为大型污损。大型污损又可进一步分为软性污损和硬性污损,软性污损是指藻类、草苔虫、海鞘、水螅等生物所造成的污损,硬性污损是指分泌碳酸钙外壳的生物如藤壶和牡蛎等所造成的污损。这些海洋污损生物附着在海中人工设施表面,会加大船舶航行阻力、堵塞管道和养殖网具、影响声学仪器及其他海上设备的正常使用、增加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平台的累赘、加速金属腐蚀等严重危害,导致海洋军事活动、海洋运输、工业和水产养殖生产的巨大损失。

迄今为止,解决海洋生物污损最经济、有效和常用的方法是在海中设备表面涂刷含海洋防污剂的涂料,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涂料中的关键组分——海洋防污剂的渗出、扩散或水解等方式逐步释放出防污剂,达到防止海洋污损生物附着在海中人工设施表面的目的。目前的海洋防污剂种类大部分含重金属,具较强毒性,污染海洋生态环境。如有机锡化合物曾被作为海洋防污剂广泛使用,但因其剧毒而被立法禁止在船舶上应用。氧化亚铜虽然是目前市场上主要的海洋防污剂,但其大量使用也会严重破坏海洋生态平衡,甚至可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危及人类健康。因此,开发环保型海洋防污剂已成为国际上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天然活性物质本身即源于自然,具备生物可降解性,是自然资源的一种循环,不会对环境造成附加压力,若可开发为海洋防污剂,则可望替代对环境有害的海洋防污剂。如中国专利CN200510013553.1公开了一种辣椒碱防污涂料,以从辣椒中提取的天然活性物质辣椒碱作为防污剂,防止海洋生物附着。

蛇床子素属于香豆素类化合物,主要提取自伞形科植物蛇床的果实,具有抗肿瘤、杀虫、抗菌、抗炎镇痛、抗凝血、抗衰老、抗心律失常、抗高血压、抗骨质疏松症等功效。据报道(中国发明专利03132336.7),蛇床子素可应用于医学上,对心血管、生殖系统等疾病有治疗作用,也可作为食品保鲜剂及防腐剂,并可作为杀虫杀菌剂应用于农业上防治蚜虫等虫害。公开号为CN101780071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蛇床子素在制备防治心肌纤维化药物中的新用途。公开号为CN101720765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蛇床子素在制备杀灭美国白蛾制剂中的应用,该发明制备的制剂对美国白蛾有较好的触杀效果,而对人畜及其它哺乳动物安全,与一般化学农药相比更有利于环境保护。迄今为止,还未见有关于蛇床子素在制备海洋防污涂料中应用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蛇床子素在制备海洋防污涂料中的应用。

所述蛇床子素的分子式为C15H16O3,分子量为244.29,化学名称为7-甲氧基-8-异戊烯基香豆素,化学结构式为:

所述蛇床子素可从蛇床的果实蛇床子中分离纯化获得,不溶于水,溶于丙酮、甲醇、乙醇、氯仿、乙醚、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

所述蛇床子素对海洋微型污损生物、海洋大型软性污损生物和海洋大型硬性污损生物均具显著的抑制作用,显示出高效、广谱的防污活性,在制备海洋防污涂料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蛇床子素是天然存在的化合物,用其制备的海洋防污剂中不含毒性重金属化合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蛇床子素可有效抑制海洋微型污损生物、海洋大型软性污损生物和海洋大型硬性污损生物的附着,显示出广谱防污效能。蛇床子素难溶于水,亲油性好,在涂料中有良好的混溶性,易控制其释放速度。目前蛇床子素的提取制备工艺简单成熟,也有利于其在制备海洋防污涂料中的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蛇床子素对海洋微型污损生物的抑制作用检测

海洋微型污损生物的生物检测模型采用海洋中最主要的微型污损生物——海洋污损性细菌。海洋污损性细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可购自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中心,也可以运用常规微生物分离方法从浸于厦门海域中的钢板表面分离获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85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