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肉类保鲜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18771.9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5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黄威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威龙 |
主分类号: | A23B4/00 | 分类号: | A23B4/00;A23B4/24;A23B4/20;A23B4/06;A23B4/1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张萍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肉类 保鲜 加工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肉类保鲜加工方法。
(二)背景技术:目前,市场上已有保鲜肉销售,但存在保鲜保质期短,保鲜后肉质口感较差等缺点。有关肉类保鲜加工技术也散见于各种文献资料,如专利号为200610134733.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延长包装冷鲜肉保鲜期技术方法,其特点是在屠宰、分割、包装、贮藏、销售环节时间及工艺条件控制太严,大批量生产难以操作,且色泽、粘度、弹性和气味色泽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口感欠佳。
(三)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规模化生产,延长保鲜、保质期,口感、色泽好的肉类保鲜加工方法。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宰前猪体冲淋、半胴体喷淋消毒、胴体冷却、护色、浸渍或喷涂保鲜剂、沥水、包装,其特征是:宰前猪体冲淋的水温控制在45-48℃,半胴体喷淋消毒采用ClO2,胴体冷却采用急速冷却后再缓和冷却,采用二步护色法进行护色处理,所用保鲜剂为溶菌酶、Nisin、GNa液为主,配以山梨酸钾、有机酸组成的复配性保鲜剂,沥水时间5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能有效控制肉类保鲜加工过程中初始菌数,控制肉汁液渗出,延长产品保质期,保持产品的色泽、口感稳定等。
(四)具体实施方式:将待宰的猪在宰前用45-48℃温水冲洗干净,时间20-30秒,水压控制在 2-3kg/cm2可减少宰前应激反应,防止冷却肉的汁液流失,然后将经过劈半修整后的半胴体用ClO2,进行常温喷淋消毒,ClO2液能有效抑制表面微生物的繁殖,降低初始菌数,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再将消毒后的胴体进行急速冷却,冷却温度控制在-19—-21℃,空气流速1.5-3m/s,时间2-4小时,使肉体表面温度迅速下降至0-2℃,并很快形成薄膜层,可防止汁液渗出,再进入普通冷却间进行缓和冷却,即在0-1℃环境下,冷却8-10小时,使肉品中心温度达到3-5℃即可。胴体护色采用二步护色法,第一步用2%醋酸加1%乳酸加0.25%柠檬酸加0.1%抗坏血酸的水溶液喷淋胴体,第二步在保鲜剂中加入0.5%的抗坏血酸。之后进入10-15℃的分割间进行分割剔骨,再用保鲜液进行直接浸渍或喷涂,所用保鲜液根据产品包装形式主要有三种,半真空包装保鲜液的配制一种为:NaCl180g,葡萄糖45g,Nisin 0.5g,溶菌酶0.5g,蒸馏水1000ml,用柠檬酸调PH值至4.5,有效保鲜时间可达26-30天,另一种保鲜液的配制为:Nisin 2.5‰,溶菌酶2.5‰,三梨酸钾2‰,用乳酸调PH值至4.5,有效保鲜时间可达30天,非真空托盘包装保鲜液的配制为:GNa液采用100%,Nisin2500ppm,溶菌酶2500ppm,用乳酸调PH值至4.5,可有效保鲜21-24天。上述组合的保鲜剂具有很强的杀菌、溶菌、减菌作用,且对稳定肉的黏度,汁液渗出,弹性,肉色等效果明显。经过浸渍或喷涂保鲜剂后,进入沥水工序,时间控制5分钟,再采用适度真空包装,真空度控制在-0.05MPa,或采用非真空托盘包装,进入0-4℃冷库冷藏即为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威龙,未经黄威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87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低能量的酸性液态乳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灌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