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向节臂打中孔工装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19642.1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9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俞能新;刘争辉;陈树金;余世驹;陈月宏;舒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新达锻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7/00 | 分类号: | B23B47/00;B23Q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杨大庆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 打中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向节臂的后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转向节臂打中孔工装。
背景技术
转向节臂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在转向节臂上打中心孔,而传统的工艺中,转向节臂的中心孔依靠操作人员的经验,使用钻头进行打中心孔,经常会出现中心孔的位置不准确,或者两端的中心孔的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从而造成在加工过程中余量不均,严重时会因两端的中心孔的轴线偏差太大而造成产品报废,不仅效率低下,也造成了材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面所述的技术缺陷,提供转向节臂打中孔工装
为了解决上面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转向节臂打中孔工装,包括有底座和支座,所述的底座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的支座与底座垂直安装,所述的支座设置有上V型块位于上V型块正下方的下V型块,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定位装置。
其中,所述的上V型块与下V型块的大小相同,且两者的V型开口一致。
所述的定位装置为设置在底座上的凹槽。
所述的定位装置为设置在底座上的锥形顶尖。
使用时,第一步:将底座固定在钻床上,通过上V型块、下V型块和凹槽4限制需打中孔的转向节臂X方向的移动和转动、Y方向的转动和Z方向的转动,钻床的钻头和凹槽共同限制了Z方向的移动。考虑到钻中心孔时的力比较小和生产效率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只需用手向Y负方向推,这样不仅可以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而且还大大提高了钻孔效率。
第二步:然后把钻好孔的那一头倒过来放,由于在第一步时已经打好一个孔,所以将打好孔那端用锥形顶尖进行定位将比较方便和准确,并确保两端的中心孔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本发明提供的工装定位准确,两端中心孔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保证了同轴度,消除了由于同轴度误差造成的产品报废;该工装简单实用,操作方便加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打中孔后的转向节臂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打中孔后的转向节臂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座、3.上V型块、4.下V型块、5.凹槽、6.锥形顶尖、7.固定孔、8.转向节臂、9.中心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转向节臂打中孔工装包括有底座1和支座2,底座1设置有固定孔7,支座2与底座1垂直安装,支座2设置有上V型块3位于上V型块3正下方的下V型块4,底座1上设置有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为设置在底座上的凹槽5;上V型块3与下V型块4的大小相同,且两者的V型开口一致。
请参阅图2,如图所示,转向节臂打中孔工装包括有底座1和支座2,底座1设置有固定孔7,支座2与底座1垂直安装,支座2设置有上V型块3位于上V型块3正下方的下V型块4,底座1上设置有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为设置在底座上的锥形顶尖6;上V型块3与下V型块4的大小相同,且两者的V型开口一致。
在使用时,通常是将图1所示的工装与图2所示的工装配合起来使用。
使用时,第一步:通过固定孔将底座固定在钻床上,通过上V型块、下V型块和凹槽4限制需打中孔的转向节臂X方向的移动和转动、Y方向的转动和Z方向的转动,钻床的钻头和凹槽共同限制了Z方向的移动。考虑到钻中心孔时的力比较小和生产效率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只需用手向Y负方向推,这样不仅可以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而且还大大提高了钻孔效率。
第二步:然后把钻好孔的那一头倒过来放,由于在第一步时已经打好一个孔,所以将打好孔那端用锥形顶尖进行定位将比较方便和准确,并确保两端的中心孔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为了节省设备的成本,可以将图1所示的工装和图2所示的工装依次固定在同一个钻床的工作台上,这样只需要移动钻床的工作台就可以实现在同一台机器上完成不同工位的加工,即完成工件两端中心孔的加工。
加工好的转向节臂如图3和图4所示,转向节臂8的两端的中心孔9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新达锻造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新达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96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炭素隔卷纸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 下一篇:并缝缝纫机的自动裁切装置